:::
* HOME > 文學地景 > 遇見作家
我的筆記本
加入此網頁到Facebook書簽
加入此網頁到Twitter書簽
加入此網頁到Plurk書簽
轉寄 列印
小 中 大
:::
秋歌──給暖暖
按鍵_返回
作 者
瘂弦
瘂弦,本名王慶麟,一九三二年生,生於河南南陽縣,臺灣當代著名詩人。青年時代於大動亂中入伍,隨軍輾轉來臺;政工幹校影劇系畢業後,服務於海軍。弦曾應邀參加愛荷華大學〈University of Iowa, Iowa City〉國際創作中心,嗣後入威斯康辛大學〈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獲碩士學位。曾主編《創世紀》、《詩學》、《幼獅文藝》等雜誌,現任聯合報副總編輯兼副刊主編,並擔任東吳大學、靜宜大學與東華大學等校教授。其新詩創作生涯只有十二年,留有詩集《深淵》,改版後取名《弦詩集》。一九六五年後,他從事編輯工作,曾任《幼獅文藝》,《幼獅少年》總編輯,《聯合報》副總編輯兼副刊主任等。
作品賞析
瘂弦早期的詩創作,深受何其芳影響,無論是<山神>或是<秋歌>所動用的意象和語言,營造的氣氛都在何其芳的強烈籠罩之下寫成。閱讀<秋歌>,可以享受詩人精巧的心靈,細緻的感覺以及韻律,將情感投射在天地之間,把別離與相思透過落葉、雁子、馬蹄與歌人表現出來,當秋天離去,冬日降臨,因為有愛,就已足夠。<秋歌──給暖暖>有人解釋為地誌詩,以為寫的是基隆山谷中的暖暖,但細細分析詩中的場景,沒有明顯標誌出本地的景致。瘂弦在一場座談會中,曾回答聽眾的提問:「<秋歌──給暖暖>一詩中的暖暖是誰時?」瘂弦回答道,那是一個虛構的人物,因為他喜歡暖暖這個名字。如是觀之,將這首詩視為一首秋天的情歌,作者把相思含蓄地道出,巧妙轉化出愛意,加上暖暖這個名字安排在詩句中,製造出有韻味節奏的篇章,更增添了詩的音樂性。
回頁頂按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