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HOME > 文學地景 > 遇見作家
我的筆記本
加入此網頁到Facebook書簽
加入此網頁到Twitter書簽
加入此網頁到Plurk書簽
轉寄 列印
小 中 大
:::
〈臺灣竹枝詞〉
按鍵_返回
作 者
錢琦
錢琦(1704~?),浙江仁和人,乾隆16年(1751)2月任巡臺御史。
作品賞析
此為乾隆16年(1751)2月來臺擔任巡臺御史的浙江仁和人錢琦所寫的竹枝詞,首二句「平原千頃盡良田,短畎斜開水貫連」點出臺灣土地肥沃,加上水圳的開鑿,使得大片土地都成了產米豐盛的良田。第三句「早稻才收晚稻熟」更指出臺灣稻米各地「水土」有異,栽種的時間不同,且一年至少二穫的特色。據首任巡臺御史黃叔璥《臺海使槎錄》的記錄:「三縣皆稱沃壤,水土各殊,臺縣俱種晚稻,諸羅地廣及鳳山淡水等社近水陂田可種早稻。然必晚稻豐稔,始稱大有之年。千倉萬箱,不但本郡足食,並可資贍內地。」顯見清代臺灣盛產稻米,不僅能提供本地所需,更有餘裕資助內地。當時將臺米運至內地稱之為「臺運」,主要是官營,同時嚴禁百姓將臺米私運出口,但卻出現了當地人(即錢琦所謂「土人」)以「橫洋船」偷載臺米到漳泉販售之事。周凱的《廈門志》提到「同一往來貿販營生,乃彼得巧避官穀,獲利倍於他船……;故穀價亦貴,商船獲利日減,甚至折本」這都呈現當時臺人與內地商人合作偷運臺米,避開官穀,以求獲利的情形。由於因臺米有官運的限制及私運出口的影響,儘管臺人種稻可一年兩穫,甚至三穫,卻因常年糧食輸出短缺或積穀漸多,而飽受米價不穩之苦。道光24年(1844)臺灣知縣閻炘提高租地農戶繳納銀額的費用,且堅持不收穀物,務必要收銀額的狀況下,臺灣納戶不勝負擔,還引發了郭光侯抗糧事件。 由於臺灣盛產稻米,因此衍生出許多米製品。如米粉、米苔目,以及客家人的粄製品,還有米酒等。同時會在米食上做出許多象徵吉祥的花樣以祈福,其成品也為方便保存,而將米混以餡料,包括香菇、豬肉、蛋黃、芋頭等;或將米粒磨成米漿後,加入鹽、糖與餡料,以蒸、煮的方式,製作成粿,以饋親友。特別是在重要的生命禮俗及歲時節慶,家家戶戶均準備各式米製品,如小孩周歲時的度晬油飯,作十六歲的芋頭糕,五十歲以上作大壽的紅龜粿等。另外,大年初一的發粿、年糕;清明的鼠麴粿、端午節粽子、六月十五半年丸、立冬糯米糕,以及年節或嫁娶象徵團圓的湯圓……,這些米製品在在都展現出臺灣常民在年俗節日尊天敬祖、人神共享的珍惜之情。 在府城因稻米賣家眾多,於今臺南市中西區的新美街從成功路到民族路路段,遂發展出以「米」為街道命名的「米街」,最早出現在嘉慶12年(1807)《續修臺灣縣志》的府城城池圖中,該街道與赤崁樓毗鄰,為早期米店聚集的地方,米街石舂臼則是昔日民族路夜市小吃的肇始地,至今猶是臺南庶民小吃不可錯過的地方。現今米街雖已不見米店,但從現存販售穀物類產品老店鋪「金泉成」的外觀,仍可推測當時稻米穀物在臺灣販售的繁景。道光28年(1849)臺灣府學訓導劉家謀(1814~1853)曾有詩云「一碗糊塗粥共嘗,地瓜土豆且充腸;萍飄幸到神仙府,始識人間有稻粱。」《臺灣通史》〈風俗志‧飲食〉提到「……一日三餐,而多一粥二飯。富家既可自膽,貧者亦食地瓜,可無精腹之憂。」粥除了是日常生活常見之料理外,粥內加入的東西,也象徵貧富之別;澎湖地區米穀不長,煮粥時以高梁、小米、地瓜等雜糧煮食,所以在食過澎湖粥品,來到臺南吃到了白米煮的,才知道原來白米粥是如此美味的食物。詩中除了顯示出白米粥比雜糧粥美味外,也道盡美味的臺米並非全臺人人可盡享的情景。(薛建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