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HOME > 文學地景 > 文學館行旅
我的筆記本
加入此網頁到Facebook書簽
加入此網頁到Twitter書簽
加入此網頁到Plurk書簽
轉寄 列印
小 中 大
:::
生活的藝術家──林語堂故居行旅(節錄)
散文
台北市 / 林語堂故居
作 者
劉姵均
館所資訊

地址

台北市士林區仰德大道二段141號

電話

(02)28613003

開館時間

9:00-17:00,週一休館。

踏進故居,寶藍色琉璃屋瓦、純白西班牙螺旋柱映入眼簾,如此中西合璧的建築形式,正符合林語堂一句自許自況的話語:「兩腳踏東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陽明山麓這幢白牆藍瓦深宅背後,曾有一段軼聞。當時蔣家禮聘林先生回臺定居,選定這片好風光,也責成臺灣第一代建築師王大閎設計草圖。可惜王大閎提交的設計稿,看在林先生眼裡總是不滿意。來來回回幾經修改,最後王大閎索性將眼光拉遠,揉雜林先生前半生旅居地域風光,重新捏塑出具有南歐恬淡風情、又不失中國四合院美感的屋宇。意外的是,王大閎先生鋌而走險的冒險之舉,反而貼近林先生內心的想像。

置身於如今重新修繕後的林語堂故居,或感受先生晚年生活的恬淡自適,或漫步於客餐廳、臥房展示廳之中,從泛黃古舊的相框、女兒贈送的附放大鏡檯燈、故宮致贈的複製鼎、鳳大林小家徽等充滿記憶的微小物件,感受其愛妻愛女的深邃心境。在臺十年,也是林語堂先生「享受人生中之至善果實」的珍貴時光,即便晚年遭逢喪女(林如斯)傷痛,當女兒問起父親,人生所求為何物,林先生仍然回答:「人生是為找尋快樂。」

林語堂先生走過人間的步伐,有深有淺,有輝煌成就,也有無法彌補的憾事,踏入故居的同時,也踏上一艘林語堂先生曾搭乘過的大船,逐波前行,往前是一代哲人的傳奇生命經歷,往後是他身後留下的一幢臨山而居的深宅、一座四季燦爛的花園、一池悠然自得的魚。午後時光,不妨在園中信步向前,安放一束花於墓前,恍然明白林先生字裡行間的哲思。
回頁頂按鍵回資料列表按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