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HOME > 文學地景 > 文學館行旅
我的筆記本
加入此網頁到Facebook書簽
加入此網頁到Twitter書簽
加入此網頁到Plurk書簽
轉寄 列印
小 中 大
:::
臺灣文學鬥鬧熱──賴和紀念館行旅(節錄)
散文
彰化縣 / 賴和紀念館
作 者
何敬堯
館所資訊

地址

彰化市中正路一段242號4樓

電話

(04)7241664

開館時間

週二至週六:00-12:00、13:00-17:00。

無論是對文學藝術的追求、投身社會運動的實踐,或是身為醫者仁心在彰化留下的仁者風範,賴和都可以說是臺灣歷史上絕不容忽視的重要人物。但九〇年代時,賴和醫館卻因為地方上要開闢馬路而遭拆除。為了延續賴和精神,賴和之子賴燊與長孫賴悅顏於是在賴和醫館舊址擘畫和園大樓,並於一九九五年時在大樓十樓創立賴和紀念館,一九九七年,再將紀念館搬遷至對街四樓現址。開館至今,館內收藏著許多賴和的手稿、藏書、字畫等具有歷史意義的藏品,這些文物不僅是臺灣文學、歷史研究的重要史料,更是社會大眾親近這位前輩作家的媒介。也就是在賴和的後人以及眾多關心臺灣文史的朋友們齊心努力之下,賴和的精神與成就,才得以持續綻放著文化的火炬,點亮臺灣。

館內所收藏、展示的賴和文稿與遺物之所以能獲得保存,免於二戰美軍空襲的戰火波及,主要是因為當時在疏散鄉下之際,賴和之子賴燊特地將父親手稿與相關物件妥善保存,這批珍貴的物件才得以從空襲的火光中被傳承、保留至今。從賴和的作品手稿中,我們能夠看出當時臺灣社會過渡於傳統與現代之間,新舊文化交匯、撞擊,在一個作家的創作實踐與試驗過程中所留下的痕印,例如賴和的親筆手稿中,包含了古典漢文、中國白話文、臺灣話文等不同語文的書面語,文類更涵括漢詩、新詩、小說、雜文等等,包括賴和以日文寫成的醫學校上課筆記在內,我們可以從他交互運用不同語文的斑黃紙稿中,發現臺灣當時多重語言、文字交會的時代背景,以及臺灣新文學就此萌芽,著力於語文革新與實踐的的深刻軌跡。除此之外,紀念館也展示了賴和的上百冊藏書,包含中文、日文、世界文學,由藏書中可看出賴和的閱讀史,及其所具備的世界性的文學視野。特別的是,館內同時也展示了諸多賴和的個人用具,包含衣帽、診療器材……,讓參訪者揣想賴和當年一邊行醫、一邊創作,又投身社會運動的生活點滴。
回頁頂按鍵回資料列表按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