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阮美慧 |
現實的高音:《笠》於七○年代中期以降「本土詩學」的奠定與表現(1976─1984)﹝〈絕食〉部分﹞ |
鄭烱明 |
絕食 |
金尚浩 |
論笠與七、八○年代現實主義之發展﹝〈樹〉部分﹞ |
白萩 |
樹 |
阮美慧 |
現實的高音:《笠》於七○年代中期以降「本土詩學」的奠定與表現(1976─1988)﹝〈落單飛行〉部分﹞ |
李魁賢 |
落單飛行 |
林淇瀁 |
「現代」與「現實」的辯證:《笠》詩刊本土論述的雙軸延伸﹝〈樹〉部分﹞ |
白萩 |
樹 |
林貞吟 |
走向不安的十字街頭──析論80年代《陽光小集》的社會實踐﹝〈鄉疇與鄉愁的交替──論近十年中國詩壇風雲〉部分﹞ |
蕭蕭 |
鄉疇與鄉愁的交替──論近十年中國詩壇風雲 |
金尚浩 |
論笠與七、八○年代現實主義之發展﹝〈樹〉部分﹞ |
許達然 |
樹 |
林淇瀁 |
「現代」與「現實」的辯證:《笠》詩刊本土論述的雙軸延伸﹝〈現代詩用語詞典〉部分﹞ |
吳瀛濤 |
現代詩用語詞典 |
丁威仁 |
現實主義的藝術導向──八○年代《笠》詩論初探﹝〈談現代派的影響〉部分﹞ |
|
談現代派的影響 |
丁旭輝 |
艱澀而清晰:水蔭萍、洛夫的超現實詩與北島的朦朧詩 |
洛夫 |
石室之死亡 |
林秀蓉 |
醫人醫國──賴和〈蛇先生〉的寫實意識 |
賴和 |
蛇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