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許俊雅 |
讀鄭清文的兩篇小說〈二十年〉、〈雷公點心〉 |
鄭清文 |
二十年、雷公點心 |
許俊雅 |
記憶與認同──臺灣小說的二戰經驗書寫──文學作品中的二戰(太平洋戰事)記憶﹝〈我的戰爭經驗〉、〈三腳馬〉、〈二十年〉、〈寄草〉部分﹞ |
鄭清文 |
我的戰爭經驗、三腳馬、二十年、寄草 |
許俊雅 |
記憶與認同──臺灣小說的二戰經驗書寫﹝〈鄉村的教師〉、〈歸鄉〉、〈夜霧〉、〈忠孝公園〉部分﹞ |
陳映真 |
鄉村的教師、歸鄉、夜霧、忠孝公園 |
許俊雅 |
記憶與認同──臺灣小說的二戰經驗書寫──文學作品中的二戰(太平洋戰事)記憶──太平洋戰爭──空襲經驗及其他﹝〈故鄉的戰事──一個獎〉、〈月光光──光復以前〉部分﹞ |
呂赫若 |
故鄉的戰事──一個獎、月光光──光復以前 |
許俊雅 |
寫在散文邊上──賞讀《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貳)臺灣1989─2003散文卷(二)》﹝〈塵緣〉、〈我撿到了一張身分證〉、〈春水初泮的身體──觀雲門《水月》演出〉、〈鞦韆上的女子〉部分﹞ |
張曉風 |
塵緣、我撿到了一張身分證、春水初泮的身體──觀雲門《水月》演出、鞦韆上的女子 |
許俊雅 |
讀鄭清文的兩篇小說——〈二十年〉、〈雷公點心〉 |
鄭清文 |
二十年、雷公點心 |
許俊雅 |
記憶與認同——臺灣小說的二戰經驗書寫﹝〈三腳馬〉、〈我的戰爭經驗〉、〈二十年〉、〈寄草〉部分﹞ |
鄭清文 |
三腳馬、我的戰爭經驗、二十年、寄草 |
許俊雅 |
寫在散文邊上──賞讀《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貳)臺灣1989─2003散文卷(二)》﹝〈稻作記事〉、〈水的歸屬〉部分﹞ |
吳晟 |
稻作記事、水的歸屬 |
許俊雅 |
寫在散文邊上──賞讀《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貳)臺灣1989─2003散文卷(二)》﹝〈離別後──異鄉的河流之三〉、〈離別後──異鄉的河流之四〉、〈無題〉部分﹞ |
席慕蓉 |
離別後──異鄉的河流之三、離別後──異鄉的河流之四、無題 |
許俊雅 |
呂赫若戰後四篇中文小說所透露的文學借鑑關係﹝〈改姓名〉、〈一個獎品〉、〈月光光──光復以前〉、〈冬夜〉﹞ |
呂赫若 |
改姓名、一個獎品、月光光──光復以前、冬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