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筆記本
加入此網頁到Facebook書簽
加入此網頁到Twitter書簽
加入此網頁到Plurk書簽
轉寄 列印
小 中 大
:::

張文環

  • 個人資料按鍵
  • 作品資料按鍵
  • 相關評論按鍵
  • 延伸資源按鍵
游勝冠 , <論戰爭期張文環國策言論中的「政治無意識」>, 《中外文學》2002年11月
吳勤文 , <大戦期映画と『土』をめぐる張文環の言説に見出す日台文芸交流の一側面──異文化間の対話の意義を考える>, 《中日文化論叢》2017年 月
李文卿 , <穿越皇民化運動時期的動員表象──《決戰臺灣小說集》編輯結構析探──臺籍編委﹝張文環部分﹞>, 《中極學刊》2001年 月
黃萬華 , <血脈的溝通:從社會心理到習俗、語言──戰時臺灣文學的抵抗意識﹝張文環部分﹞>, 《中國與海外:20世紀漢語文學史論》2006年1月
江寶釵 , <張文環〈閹雞〉中的民俗與性別意識>, 《中國學術年刊》2000年3月
楊義 , <臺灣鄉土小說(下)──與吳濁流並起的作家﹝張文環部分﹞>, 《中國現代小說史(第三卷)》1993年7月
葉石濤 , <臺灣新文藝誕生之背景﹝張文環部分﹞>, 《中國現代文學的回顧》1986年11月
林芳玫 , <日治時期小說中的三類愛慾書寫:帝國凝視、自我覺醒、革新意識──張文環:女性情慾及其抗爭﹝〈早凋的蓓蕾〉、〈閹雞〉﹞>, 《中國現代文學》2010年 月
施淑 , <簡析〈辣薤罐〉>, 《中國現代短篇小說選析2》1984年2月
施淑 , <張文環>, 《中國現代短篇小說選析2》1984年2月

3/73 頁,共 724 筆資料

第一頁按鍵 上一頁按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按鍵 最後一頁按鍵
回頁頂按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