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筆記本
加入此網頁到Facebook書簽
加入此網頁到Twitter書簽
加入此網頁到Plurk書簽
轉寄 列印
小 中 大
:::

張文環

  • 個人資料按鍵
  • 作品資料按鍵
  • 相關評論按鍵
  • 延伸資源按鍵
曾秀英 , <張文環文集問世>, 《中國時報》1998年7月
游勝冠 , <張文環及其他臺灣人作家的解殖文學>, 《殖民主義與文化抗爭:日據時期臺灣解殖文學》2012年 月
王萬睿 , 《殖民統治與差異認同──張文環與鍾理和鄉土主體的承繼》2005年8月
游勝冠 , <張文環與其他臺灣人作家的去殖文學>, 《殖民進步主義與日據時代臺灣文學的文化抗爭》2000年6月
李文卿 , <殖民地作家的書寫策略──精神臺灣‧翼贊國策──張文環、呂赫若、龍瑛宗>, 《殖民地作家書寫策略研究──以皇民化運動時期《決戰臺灣小說集》為中心》2001年 月
陳雨柔 , <作為「弱者」的兒童:三○年代普羅文學與現代主義作家的嘗試──普羅兒童的「真實」:張文環的〈過重〉及其評價>, 《殖民地臺灣「童心主義」的移植與變貌──以日治時期新文學運動中的兒童形象為中心(1914─1943)》2018年 月
柳書琴 , <殖民地文化運動與皇民化──論張文環的文化觀>, 《殖民地經驗與臺灣文學:第一屆臺杏臺灣文學學術研討會》2000年2月
張文薫 , 《植民地プロレタリア青年の文芸再生──張文環を中心とした「フオルモサ」世代の台湾文学》2005年6月
張文薫 , <張文環簡易年表>, 《植民地プロレタリア青年の文芸再生──張文環を中心とした「フオルモサ」世代の台湾文学》2005年6月
沈文薇 , <戰時體制前的張文環與呂赫若>, 《政治與文學之間:1940年代臺灣小說所反映「反現代」的原因及其意義》2019年 月

5/73 頁,共 724 筆資料

第一頁按鍵 上一頁按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按鍵 最後一頁按鍵
回頁頂按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