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慧 ,
<自傳還是小說?李昂的漂流、追尋>,
《中央日報》
, 2000年6月 |
邱彥彬 ,
<「記憶失控錯置的擬相」──李昂《自傳の小說》中的記憶與救贖>,
《中外文學》
, 2002年1月 |
廖咸浩 ,
<「只可」哥哥,「害得」弟弟:《迷園》與〈第凡內早餐〉對身分「國族(主義)化」的商榷──園主的棄絕:女性與國族認同﹝《迷園》部分﹞>,
《中外文學》
, 2000年4月 |
王清瀅(慧華) ,
<從迷夢中醒來,再由清醒中入夢──《迷園》中瀕臨消失的臺灣女性主體>,
《中外文學》
, 1999年7月 |
陳映湘 ,
<當代中國作家的考察:初論李昂>,
《中外文學》
, 1977年1月 |
古添洪 ,
<讀李昂的《殺夫》──詭譎、對等、與婦女問題>,
《中外文學》
, 1986年3月 |
簡素琤 ,
<二二八小說中的女性、省籍與歷史﹝〈彩妝血祭〉部分﹞>,
《中外文學》
, 1999年3月 |
朱偉誠 ,
<國族寓言霸權下的同志國:當代臺灣文學中的同性戀及國家──敵人就是「同志」﹝〈彩妝血祭〉部分﹞>,
《中外文學》
, 2007年3月 |
奚密 ,
<黑暗之形:談《暗夜》中的象徵>,
《中外文學》
, 1987年2月 |
廖朝陽 ,
<交換與變通:讀李昂的《迷園》>,
《中外文學》
, 1999年7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