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亮雅 ,
<九○年代女性創傷記憶小說中的重新記憶政治──以陳燁《泥河》、李昂《迷園》與朱天心〈古都〉為例>,
《中外文學》
, 2002年11月 |
劉亮雅 ,
<跨族群翻譯與歷史書寫──以李昂〈彩妝血祭〉與賴香吟〈翻譯者〉為例>,
《中外文學》
, 2006年4月 |
廖朝陽等 ,
<李昂《迷園》綜合討論>,
《中外文學》
, 1999年7月 |
邵毓娟 ,
<李昂的臺灣史詩──《迷園》中情慾/民族的寓言>,
《中外文學》
, 1999年7月 |
邱貴芬 ,
<歷史記憶的重組和國家敘述的建構:試探《新興民族》、《迷園》、《暗巷迷夜》的記憶認同政治>,
《中外文學》
, 1996年10月 |
彭小妍 ,
<女作家的情慾書寫與政治論述──解讀《迷園》>,
《中外文學》
, 1995年10月 |
徐曉珮 ,
<人類補完計畫──格適者:朱影紅>,
《中外文學》
, 1999年7月 |
劉亮雅 ,
<世紀末臺灣小說裡的性別跨界與頹廢:以李昂、朱天文、邱妙津、成英姝為例>,
《中外文學》
, 1999年11月 |
邱貴芬 ,
<塗抹當代女性二二八撰述圖像﹝〈彩妝血祭〉部分﹞>,
《中外文學》
, 1998年6月 |
李鴻瓊 ,
<為死亡所籠罩的主體──論《迷園》中的語言、歷史與性>,
《中外文學》
, 1999年7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