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家玲,郝譽翔主編﹞ ,
<〈調查:敘述〉作者簡介與評析>,
《臺灣現代文學教程:小說讀本》
, 2002年8月 |
蕭義珍 ,
<「臺灣主體」的再建構──回歸原鄉與原住民文學﹝《思索阿邦・卡露斯》部分﹞>,
《臺灣文藝》
, 1998年10月 |
劉智濬 ,
<當王德威遇上原住民──試論王德威後遺民論述──《餘生》──當舞鶴遇上原住民>,
《臺灣文學研究學報》
, 2008年4月 |
周芬伶 ,
<世紀交替小說的心靈圖象──肉體自主與歷史瓦解──舞鶴的妖魔書寫>,
《臺灣文學研究學報》
, 2007年10月 |
黃錦樹 ,
<巫言亂語──關於兩部長篇小說的評註﹝《亂迷》部分﹞>,
《臺灣文學研究學報》
, 2008年10月 |
李娜 ,
<從殖民歷史的重軛到祖靈之地──試論舞鶴《餘生》的世界>,
《臺灣文學現代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2008年7月 |
魏偉莉 ,
<論《鬼兒與阿妖》中女同志性別角色的刻板化書寫>,
《臺灣文學評論》
, 2003年7月 |
曾月卿 ,
<消失的父親──論舞鶴的小說主題>,
《臺灣文學評論》
, 2004年1月 |
洪南生 ,
<聆聽舞鶴──劉亮雅、舞鶴對談歷史書寫與荒謬美學>,
《臺灣文學館通訊》
, 2005年4月 |
舞鶴 ,
<青春的翅膀──舞鶴──「想像」愛、自由、和平>,
《臺灣文學館通訊》
, 2006年9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