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蕭 ,
<臺灣現實主義詩作的美學﹝賴和部分﹞>,
《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貳)‧臺灣一九八九─二○○三評論卷(一)》
, 2003年10月 |
陳昭瑛 ,
<文學的原住民與原住民文學──從「異己」到「主體」﹝〈南國哀歌〉部分﹞>,
《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貳)‧臺灣一九八九─二○○三評論卷(一)》
, 2003年10月 |
薛順雄 ,
<賴和「抗日」漢詩舊詩探析>,
《中華文化與文學學術研討系列──第八次會議: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學》
, 2002年4月 |
呂興忠 ,
<從賴和到洪醒夫──談臺灣新文學的原鄉>,
《中華日報》
, 1993年5月 |
諸葛志一 ,
<介紹臺灣新文學之父生平事蹟,文獻會推出賴和特展>,
《中華日報》
, 2000年7月 |
王莉莉 ,
<賴和──臺灣新文學之父>,
《中華日報》
, 1998年3月 |
康原 ,
<野寺安閒不計秋──我讀賴和筆下的劍潭寺﹝〈題劍潭寺稿〉、〈劍潭寺〉、〈初夏遊劍潭寺〉﹞>,
《中華日報》
, 1997年1月 |
黃秀燕 ,
<賴和小說中的表現手法>,
《中國語文》
, 2005年8月 |
林秀蓉 ,
<日治時期臺灣小說中的醫生形象──醫生作家筆下的醫生形象﹝〈阿四〉、〈辱〉、〈彫古董〉部分﹞>,
《中國語文》
, 2007年1月 |
施懿琳 ,
<從《應社詩薈》看日據中晚期彰化詩人的時代關懷>,
《中國學術年刊》
, 1993年3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