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筆記本
加入此網頁到Facebook書簽
加入此網頁到Twitter書簽
加入此網頁到Plurk書簽
轉寄 列印
小 中 大
:::

賴和

  • 個人資料按鍵
  • 作品資料按鍵
  • 相關評論按鍵
  • 延伸資源按鍵
秋吉收,許育婷,李文茹 , <殖民地臺灣的描寫視點──佐藤春夫《霧社》與賴和〈南國哀歌〉>, 《中心到邊陲的重軌與分軌:日本帝國與臺灣文學‧文化研究(中)》2012年 月
下村作次郎著;張政傑譯;唐顥芸導讀 , <虛構‧翻譯‧民族──魯迅〈藤野先生〉與賴和〈高木友枝先生〉>, 《中心到邊陲的重軌與分軌:日本帝國與臺灣文學‧文化研究(下)》2012年 月
陳建忠 , <解構殖民主義神話──論賴和文學的反殖民主義思想>, 《中外文學》2002年11月
葉俊谷 , <迷信下的反動──試析賴和的迷信書寫>, 《中外文學》2003年6月
楊翠 , <裂縫與出口──試探日治時期臺灣知識份子的精神構圖:以林幼春、賴和為例>, 《中臺灣古典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2年3月
陳映真等 , <慶賀賴和先生平反講演會>, 《中華雜誌》1984年3月
李篤恭 , <一群高邁、聰慧而勇敢的人們:回憶賴和先生及其他(上、下)>, 《中華雜誌》1983年7月
葉石濤 , <臺灣鄉土文學史導論﹝賴和部分﹞>, 《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臺灣1970─1989)評論卷(壹)》1989年5月
王曉波 , <臺灣新文學之父──賴和與他的思想>, 《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臺灣1970─1989)評論卷(壹)》1989年5月
張恆豪 , <覺悟者──比較〈一桿「秤仔」〉與〈克拉格比〉>, 《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貳)‧臺灣一九八九─二○○三評論卷(一)》2003年10月

9/136 頁,共 1351 筆資料

第一頁按鍵 上一頁按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按鍵 最後一頁按鍵
回頁頂按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