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筆記本
加入此網頁到Facebook書簽
加入此網頁到Twitter書簽
加入此網頁到Plurk書簽
轉寄 列印
小 中 大
:::

鍾玲

  • 個人資料按鍵
  • 作品資料按鍵
  • 相關評論按鍵
  • 延伸資源按鍵
古繼堂 , <臺灣詩人筆下的新詩理論批評──追求「現代」和「超現實」詩人的詩歌理論批評──臺灣女性詩人的知音──鍾玲>, 《臺灣新文學理論批評史》2009年3月
陳義芝 , <臺灣女性詩學的建立﹝〈詩的荒野地帶〉部分﹞>, 《臺灣現代詩經緯》2001年6月
焦桐 , <情色詩﹝〈七夕的風暴〉、〈瀲灩〉、〈卓文君〉部分﹞>, 《臺灣文學的街頭運動(一九七七─世紀末)》1998年11月
古竹 , <敲開傳統女性「心鎖」的──《生死冤家》>, 《臺灣日報》1993年1月
米羅‧卡索 , <詩的另類思考(上)﹝鍾玲部分﹞>, 《臺灣日報》2002年8月
古遠清 , <女性主義詩評家鍾玲>, 《臺灣當代文學理論批評史》1994年8月
陳義芝 , <從半裸到全開──臺灣戰後世代女詩人的情慾表現﹝〈回首〉、〈瀲灩〉、〈七夕的風暴〉部分﹞>, 《臺灣當代情色文學論:蕾絲與鞭子的交歡》1997年3月
焦桐 , <身體爭霸戰──試論情色詩的話語策略﹝〈七夕的風暴〉、〈瀲灩〉、〈卓文君〉部分﹞>, 《臺灣當代情色文學論:蕾絲與鞭子的交歡》1997年3月
季欣麟 , <讀書是一種學習>, 《書與生命的對話》1999年9月
黃維樑 , <多元化的樣品──香港近年來的小說選析﹝〈窗的誘惑〉部分﹞>, 《世界中文小說選(下)》1987年10月

7/15 頁,共 150 筆資料

第一頁按鍵 上一頁按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按鍵 最後一頁按鍵
回頁頂按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