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筆記本
加入此網頁到Facebook書簽
加入此網頁到Twitter書簽
加入此網頁到Plurk書簽
轉寄 列印
小 中 大
:::

  • 個人資料按鍵
  • 作品資料按鍵
  • 相關評論按鍵
  • 延伸資源按鍵

展覽場

(2筆)

灌溉文學的花園--1997-2004年捐贈文學特展

國立台灣文學館自1997年籌備時期,即開始進行台灣文學史料、文物收集、典藏的工作,蒐藏範圍主在台灣文學發展史上具有價值的史料文物,迄今捐贈者近百餘位,捐贈品數量已近十萬餘件。為讓觀眾能較有系統且完整地認識本館豐富的典藏文物,特辦捐贈文物特展,以捐贈時間為軸,主題為標,從而就文物之年代、類別、性質作為展示的基調,展出文物挑選原則以原件、具文學史之價值、作家之身影與創作精神等相關文物為主。本展因展品眾多,將分為兩次展出,展示主題共分為四大區塊:A區「作家身影」,透過手稿、照片及器物,以呈現作家的影像;B區「台灣文學系譜(1895~1990)」,以文物的年代為主,分為日治時期(含之前)、40-50年代、60-70年代、80-90年代以後,以不同的文類,呈現每個時期台灣文學史重要之捐贈文物;C區「文學的花園」,以文學期刊創刊號為主,整合各捐贈者所捐贈的文學雜誌,呈現不同的年代,都有文學人堅持護守這塊台灣文學園地之意念;D區「展望」,詩人李魁賢於80年代便以〈有望台灣文學館〉一文呼籲政府應需重視興建台灣文學館的重要性,藉此作一今昔對照,此外也將本館保存文物相關作業流程作系統性介紹。

篇篇起舞:台灣現代詩刊與詩集特展

本次特展展出透過各式珍貴的詩刊、詩集及詩選共計三百餘種,勾勒台灣現代詩的豐富面貌,並展出難得一見的珍稀刊本,對現代詩的發展,做概略性的回顧,是歷年來最大規模的相關文物展示。展出內容從日治時期下的台灣新文學,包括賴和、張我軍、楊華,以及鹽分地帶詩人群吳新榮、郭水潭、風車詩社水蔭萍等,建構了二次大戰前台灣現代詩的發展圖像。而戰後台灣現代詩更是蓬勃發展,諸多詩刊、詩集陸續刊行,超過百種的詩刊,是台灣現代詩興盛的最佳見證,這次特展也都充分蒐集,例如現代詩史上眾多經典的詩人詩集,如紀弦、周夢蝶、余光中、鄭愁予、李魁賢、陳秀喜、吳晟等人的作品。

電子e書房

(0筆)

目前無資料!

外譯房

(11筆)

數位學習

(0筆)

目前無資料!

網路資源

(0筆)

目前無資料!
回頁頂按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