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賞析
一九七○年代的台中市是何樣貌?作者以高中時甫從城市邊緣進入繁華台中市區的青春之眼,寫出那個年代一位女高中生移動於街市中的青春記憶。初始的記憶來自於氣味。沿途車輛油煙、禮堂蠟味飄動、校門口茉莉花香、操場邊落葉乾枯的氣味,在生命中最青春的片刻,著綠衣黑裙踏入這座大城鬧區,校園氣息濃厚的文藝少女,於此開展往返市郊的窗口。一九七○年代的台中城是一壺老人茶,特別是暮色之下,放學後返家前的一段光景,場景是火車站前中正路上地下室的新大方書店,是第一市場的蜜豆冰,是繼光街上的三商百貨,是小巷道中的「天天饅頭」,是幾個可以相互等候的站牌。婉約溫情的年少交誼,連愛戀也是單純而潔淨的,台中公園、圖書館、站牌下,相約與守候含蓄而有餘裕,夕陽光照中詩與夢的情懷,渲染出一幅一九七○年代台中市區的街景記憶。本文的獨到之處,在於細細將個人史與城市史編織交疊,寫出個人於城市中的記憶,也同時建構、縫補了一座城市在某些片刻的歷史樣貌。從構思面來看,將「回憶」比擬為「溫茶」,回憶醇美,一如老人茶甘潤的喉韻。暮色黃昏,唯美浪漫的想像氛圍,流動著 芸芸學子漫遊、愛戀的時光。多年後回憶當年,帶著光陰的距離,自然有無限懷想。回到當下,十多年後重回台中城定居,作者以星移物換人非的強烈感嘆,對應昔日光景,沉痛中有著提升現況的期待。如何在變動與進步中,維繫下一代回憶一座城市時的感動?時代發展下,醇厚有味卻已然不合時宜的老人茶,對照一味追求科技進步、商業經濟、工業開發的城市。一座城市如同一壺茶,茶香氣味如何綿延傳遞,城市文化的美好記憶如何永續發展?作者之嘆,寓意深刻,發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