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HOME > 文學史 > 大事紀 > 大事紀內容
我的筆記本
加入此網頁到Facebook書簽
加入此網頁到Twitter書簽
加入此網頁到Plurk書簽
轉寄 列印
小 中 大
:::
年表大事紀編寫體例
1992
民國81年
1月~6月
7月~12月
大事紀
  • 1月1日,黃樹根詩集《臺灣悲歌》,由春暉出版社出版。
  • 1月10日,廖輝英長篇小說《愛與寂寞散步》,由九歌出版。
  • 1月12日,由原《文學界》雜誌作家整合後重新岀發的《文學臺灣》季刊創刊。
  • 1月16日,中國時報系的新辦刊物《中國時報周刊》創刊。
  • 1月17日,專為讀書人服務的《珠海》書訊月刊創刊,由淑馨出版社出版。
  • 1月23日,愛盲基金會發行《講義》雜誌有聲版,與當月雜誌同步岀刊。
  • 1月29日,一九九二年吳濁流文學獎揭曉,並於五月二日與巫永福評論獎一起頒獎,小說獎正獎由舞鶴陳國城)獲得;新詩獎正獎由李敏勇獲得。
  • 1月,由臺語社創刊的《臺語文摘》革新號於本月正式出刊。
  • 1月,姚宜瑛第一本散文集《春來》,由大地出版社出版。
  • 1月,鄭騫《永嘉室雜文》為晚年自編的小品隨筆合集,由洪範書店出版。林燿徳、孟樊合編《流行天下》,為中國青年寫作協會與時報出版公司主辦的「當代臺灣通俗文學研討會」論文結集,由時報出版。
  • 1月,樊發稼(大陸)、林煥彰(臺灣)、何紫(香港)主編的《中國當代兒童文學作家小傳》,由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共收兩岸三地一二七位兒童作家小傳。臺灣作家收有林良林鍾隆楊喚馬景賢、黃基博、林煥彰黃海馮輝岳謝武彰李潼杜榮琛陳木城等八位。
  • 2月10日,保真散文集《生命旅途中》,由九歌出版社出版。
  • 2月20日,首次由二二八受難遺族阮美姝親自執筆的《孤寂煎熬四十五年》一書,於作者自宅舉行新書發表,書中描寫當年任職新生報總經理的父親阮朝日,遭逮捕失蹤的經過與家族四十五年來的心路歷程。
  • 2月22日,小說家李永平以四年時間完成長篇小說《海東青》,由聯合文學出版。
  • 2月25日,現代文學史料家周錦病逝三軍總醫院,享年六十歲。
  • 2月29日,由女作家李銘愛籌組的「臺北市文藝協會」正式成立。
  • 3月1日,《聯合文學》八九期企劃「豐饒的黑土地—莫言短篇小說特展」。
  • 3月4日,為融合小說與電視劇的文學性,臺灣電視公司自本日起每周三晚間推出電視劇場「作家系列」,每月推出一位作家作品。
  • 3月6日,在臺灣數度易主的《柯夢波丹》雜誌國際中文版,由華尚文化事業正式接手岀刊,作家李昂擔任編輯總監。
  • 3月8日,臺灣新生報主編陳美儒獲選第十四屆「十大傑出女青年」。
  • 3月10日,林錫嘉編《八十年散文選》,以作品發表日期先後為序,並有「紀念三毛」、「紀念王大空」特輯,由九歌出版。潘秀玲第一本散文集《雪夜裸奔》,由時報文化公司出版。
  • 3月12日,曾於六O、七O年代初對臺灣文藝思潮產生極大影響的《現代文學》雜誌重印發行紀念版。
  • 3月14日,臺灣語文學會於臺北濟南教會禮拜堂舉辦「臺語音標草案公聽會」。廣邀各界人士檢討改進新訂岀的臺語(閩南語、客家語)、羅馬字(第一式)、注音符號(第二式)統稱為「臺灣語言音標」。
  • 3月20日,林裕翼第一本短篇小說集《我愛張愛玲》,由聯合文學出版。李黎長篇小說《袋鼠男人》,由聯合文學出版。
  • 3月21日,曾獲國家文藝獎、中山文藝獎的趙琦彬病逝,享年六十四歲。
  • 3月25日,經濟建設委員會討論通過由政府設立「現代文學資料館」與「文藝之家」的議案,二者均屬六年國建中的文化建設部分。
  • 3月27日,為培育中小學雙語教學師資,提升中小學教師臺語文學的教學能力,由臺南市教育局、臺南市立圖書館與臺南市傳統文教學會共同主辦第一期「中小學雙語教學師資培訓班」開訓。課程由國立成功大學教授林繼雄策劃。
  • 3月28日,第十五屆「中興文藝獎章」公布得獎名單,共二十三人獲獎。
  • 3月29日,八十一年洪醒夫小說獎由郭箏獲得。
  • 3月,龔鵬程《走出銅像國》雜文集,由三民書局出版。張放《大陸新時期小說論》,由東大出版公司出版。黃重添《臺灣文學概觀》一書,係結集廈門大學臺灣研究所的文學評論文章,由稻禾出版社出版。
  • 4月7日,第四屆楊換兒童文學獎得主為大陸作家沈石溪《狼王夢》,特別獎得主為大陸作家金波《在你和我之間》。
  • 4月,一九九二巫永福評論獎揭曉,由林濁水廖仁義獲得。
  • 4月,張國治第一本散文集《濱海劄記》,由海風出版社出版。沈花末第二本散文集《今夜,在尤加利樹下入眠》,由圓神出版。安克強第一本散文集《我看見》,由皇冠出版。楊明極短篇小說集《我曾經做過這樣的夢》,由皇冠出版。張棋龍長篇預設小說《臺灣獨立戰爭》,由派色文化出版。欒梅健《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發生論》,由業強出版社出版。
  • 4月,李建誠等著《臺灣省第七屆巡迴文藝創獎選輯》由臺灣省政府新聞處出版。林央敏等著《若夠故鄉的春天》,為以臺語創作詩的合集,由台笠出版社印行。高信疆主編《現代,他是一顆星—懷念詩人保羅.安格爾》,由時報文化出版。
  • 5月1日,《文訊》七九期企劃「文學研究的回顧與前瞻」專題,登載李正治呂正惠、林燿徳、古繼堂李瑞騰等人文章,綜述了華文文學的研究現況。
  • 5月1日,第一屆陳秀喜詩獎由杜潘芳格《遠千湖》獲得。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短篇小說作品,由麥田出版。
  • 5月3日,中國文藝協會頒發第三十三屆文藝獎章及榮譽文藝獎章。
  • 5月5日,旅美作家劉大任所著長篇小說《浮游群落》,由日本漢文學者岡崎郁子教授譯成日文,書名改為《燃燒的串串紅》。鍾雷新詩集《春之版圖》,由華實出版社出版。
  • 5月9日,史紫忱教授近年纏綿病榻,由弟子李瑞騰促成為他舉行第一次書法展。
  • 5月10日,丘秀芷編《和風煦日》,由九歌出版。
  • 5月12日,自民國七十一年開始由爾雅出版社持續出版的《年度詩選》,在出版《八十年詩選》後正式停辦。詩人張默以一人之力完成《臺灣現代詩編目(一九四九-一九九一)》,由爾雅出版。
  • 5月15日,吳大猶第七本文選《我的一生—學、研、教、建言》,由遠流出版。
  • 5月22日,「著作權法」修正案於立法院三讀通過,預計六月上旬由總統公布生效。
  • 5月,德國成立衛禮賢翻譯研究中心,由德國魯爾大學馬漢茂教授推動,除了翻譯工作外,該中心亦建立徳文的中國書目檔案,是歐洲第一個從事中文翻譯的學術機構。
  • 5月,葉永烈編選《梁實秋、韓菁清情書選》,由正中書局出版。林海音為作家、作品而寫的懷友散文集《隔著竹簾兒看見她》,由九歌出版。石徳華等著《藤蘿上的淚珠》,由台灣省政府新聞處出版。眭澔平第一本長篇小說《流浪的檳榔》,由圓神出版。劉墉集短篇小說集《人生的真相》,由水雲齋文化公司出版。
  • 6月3日,詩人陳黎張芬齡伉儷分別出版作品,陳黎發表兩本詩集《親密書》、《給時間的明信片》,張芬齡則出版評論集《現代啟示錄》,結集十年來對臺灣現代詩的評論及對英美當代詩人的譯介。
  • 6月6日,歷史小說家高陽(本名許晏駢)病逝,享年七十一歲。
  • 6月8日,《喜福會》作者譚恩美出版第三本書《月娘》。
  • 6月20日,周宗經《釣到雨鞋的雅美人》,為雅美文化傳說及神話故事專輯,由晨星出版。
  • 6月30日,「第一屆山胞藝文創作獎」舉行頒獎典禮,小說類第一名從缺;散文類第一名由林志興獲得;詩歌類第一名由林徳義獲得。
回頁頂按鍵回資料列表按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