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 民國82年 |
 |
 |
|
 |
- 1月11日,臺南市政府正式答覆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同意在喬遷後岀讓場地,供文建會設置現代文學資料館、藝術品流通中心和美術館用途。
- 1月15日,作家李潼《少年噶瑪蘭》獲選大陸「第三屆宋慶齡兒童文學獎」二等獎。
- 1月29日,小牛頓出版公司推出《小牛頓作文雜誌》創刊號。
- 2月8日,「第一屆臺灣原住民文學祭」於嘉義縣阿里山鄉來吉部落舉行,另設文學獎,選出詩、散文、小說正獎各一名。
- 2月12日,《中華民國筆會季刊》中英文本,正式發行。
- 2月,第一屆賴和文學獎,由楊照《紅顏》獲得。
- 2月15日,《臺灣文藝》135期,企劃「二二八文學特輯」。
- 2月15日,一九九三年巫永福評論獎揭曉,由李喬與洪惟仁獲得。吳濁流文學獎小說正獎由雪眸(林國隆)、王家祥獲得;新詩獎正獎由白家華獲得。
- 2月19日,周分伶小說《藍裙子上的星星》改編的電視劇,在臺視「作家劇坊」播映。
- 2月,日譯《陳千武詩集》,由東京土曜美術社出版。
- 3月5日,《聯統日報》正式在花蓮創刊。
- 3月7日,柏楊一九八三年動筆譯寫《資治通鑑》,為慶祝《柏楊版資治通鑑》全套七十二冊的完成,適逢其七十四歲生日的今天,遠流出版公司為其舉辦一場慶祝茶會。
- 3月25日,臺灣省文藝作家協會主辦的「第十六屆中興文藝獎章」舉行頒獎典禮。
- 3月27日,「第一屆臺灣語言國際研討會」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舉行
- 4月4日,第一份客家語文刊物《客家臺灣》正式創刊。
- 4月7日,第十八屆國家文藝獎頒獎,文藝理論類由莊祖煌(白靈)獲獎;詩歌類由陳膺文(陳黎)獲獎;散文類由黃永武獲獎。
- 4月10日,《文訊》主辦「臺灣地區區域文學會議」,推動各地區域文學的發展。
- 4月17日,著名書法家、專欄作家史紫忱教授病逝,享年八十歲。
- 4月22日,臺灣省第六屆兒童文學創獎首獎由張淑美獲得。
- 4月26日,「民間信仰與中國文化國際研討會」,於國立中央圖書館舉行。
- 4月30日,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正式發布「文化藝術獎助施行細則」。
- 4月,第二屆陳秀喜詩獎由利玉芳詩集《貓》獲得。
- 5月1日,眭澔平為三毛生前故居成立「三毛文學紀念館」,為國內為藝文名家首次成立的紀念館。
- 5月4日,《世界華文作家周刊》創刊。
- 5月8日,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黃文吉博士主編的《詞學研究書目(一九一二-一九九二)》,由文津出版社出版,是第一部詞學研究書目。
- 5月15日,馬漢茂教授在德國魯爾大學設置臺灣文學研究工作室,準備撰寫臺灣文學史。
- 5月24日,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辦的舞臺劇本創作獎舉行頒獎,第一名由王友輝〈促識悲秋〉獲得。
- 5月,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贊助高雄市臺灣山地文化研究會辦理之採集「魯凱族傳統童謠」計畫完成,並出版專書一冊,錄音帶、錄影帶各一支。
- 5月,桂文亞主編《臺灣趣味童話選》由臺灣民生報、北京作家出版社聯合出版。
- 6月7日,《我喜愛的一首詩》由高雄河畔出版社出版。
- 6月16日,資深劇作家、劇場工作者覃蕙逝世。
- 6月19日,《一曲未完電影夢—王菲林紀念文集》由克寧出版社出版。
- 6月19日,花蓮縣立文化中心出版「洄瀾叢書」,有葉日松散文集《生命的唱片》,陳義芝詩集《遙遠的歌》,張芬齡、陳黎合譯著的文學評介集《四方的聲音》,譚石(王浩威)詩集《獻給雨季的歌》。
- 6月30日,正中書局出版《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
- 6月,臺中縣立文化中心出版「臺中縣作家作品集」第五輯。臺南縣立文化中心出版「臺南縣作家作品集」第二輯。王曙芳音樂評論集《音樂河》,由萬象出版。
- 6月,《山海文化》創刊,是臺灣第一份以原住民報導為主體的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