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HOME > 文學史 > 大事紀 > 大事紀內容
我的筆記本
加入此網頁到Facebook書簽
加入此網頁到Twitter書簽
加入此網頁到Plurk書簽
轉寄 列印
小 中 大
:::
年表大事紀編寫體例
1994
民國83年
1月~6月
7月~12月
大事紀
  • 1月5日,總統府國策顧問曾虛白逝世,享年一百歲。
  • 1月7日,朱秀娟長篇小說《大時代》由牛頓出版社取得發行權。
  • 1月8日,正中書局出版傅偉勳教授新著《學問的生命與生命的學問》。
  • 1月22日,作家胡楚卿病逝,享年七十一歲。臺灣文學觀察雜誌社發行張夢機教授《華樓詩稿》。杜十三多媒體書畫展《火的語言》,於臺北誠品敦南店藝文空間舉行。
  • 1月,林曙光為日據時期文學評論家劉捷翻譯補述的《臺灣文化展望》,由春暉出版社出版。羊子喬編輯的《郭水潭集》,由臺南縣立文化中心出版。
  • 2月1日,為慶祝創刊十週年,第一百二十期的《小牛頓》雜誌推出「我們的臺灣」特輯,並印製成英文版,由外交部和新聞局寄贈給海外的小學圖書館。
  • 2月2日,紐約版現代詩半年刊「TALISMAN」一九九四年春季號,以大篇幅岀刊「當代中國新詩特輯」,由美國詩人史華茲(Leonard Schwartz)主編,計選臺灣、海外、大陸十多位詩人的作品。
  • 2月2日,第三屆榮後臺灣詩獎由林宗源獲得。
  • 2月3日,第二屆賴和文學獎由鍾鐵民《約克夏的黃昏》獲獎。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籌畫、編輯的《文化通訊》周報試刊號第一期岀刊。
  • 2月4日,第十五屆巫永福評論獎由林瑞明《臺灣文學與時代精神》、黃文雄《臺灣人的價值觀》獲得。
  • 2月15日,一九九四年吳濁流文學獎小說正獎由楊照獲得,新詩正獎由沈芝亭獲得。
  • 2月20日,《臺灣文藝》新生版第三期企劃「創刊三O週年紀念特刊」。
  • 2月,臺灣筆會策劃的《一九九三臺灣文學選》,由前衛出版。陳雷臺語文字選集《永遠ê故鄉》,由旺文社出版。
  • 3月3日,女詩人張香華主編的《中國現代詩選》南斯拉夫文本,由普利普維斯尼出版公司印行。
  • 3月20日,陳義芝編《八十二年短篇小說選》,由爾雅出版。文訊雜誌社主編的《藝文與環境—臺灣各縣市藝文環境調查實錄》、《鄉土與文學—臺灣地區區域文學會議實錄》由該社出版。
  • 3月24日,女詩人朵思詩集《心痕索驥》出版。
  • 3月27日,「美國華文文藝界協會」於舊金山成立。
  • 3月31日,由時報、圓神、皇冠三家出版社聯合舉辦「龍應台新書發表會」,龍應台今年同時出版《看世紀末向你走來》、《美麗的權利》、《孩子你慢慢來》三本書。
  • 3月,臺灣作家全集編輯委員會編《臺灣作家全集短篇小說卷:別冊》,由前衛出版。由嘉義市政府贊助研究經費,第一本具有地域色彩的二二八口述歷史集《嘉義北回二二八》,由自立晚報出版。孫惠柱《戲劇的結構》,由書林出版。
  • 3月,舊雜誌覆刻本《臺灣文化》由傳文出版社出版。陳芳明《典範的追求》由聯合文學出版。張之傑編選《臺灣善書小說選》,由漢光文化出版。
  • 3月,由國內五十多位藝文界人士倡議組成的「中國藝術家協會」正式成立。
  • 4月4日,《陳千武詩集》日譯本,獲得日本翻譯家協會評定為年度翻譯推薦書,此係臺灣文學作家第一次獲得推薦,日譯本《陳千武詩集》,由日本土曜社於一九九三年岀版。
  • 4月7日,臺文通訊製作發行臺語文學有聲叢刊第三集《火金姑叨位去》、第四集《苦楝若開花》錄音帶。
  • 4月10日,蕭蕭編《八十二年散文選》,由九歌出版。
  • 4月19日,為慶祝臺灣「秋水詩刊社」二十周年紀念,大陸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策劃出版一套《臺灣當代新詩星群系列—秋水星群》叢書。首集出版女詩人雪柔第一本新詩集《春天在旅行》。
  • 4月30日,比利時「第一屆布魯塞爾國際藝術節」邀請鴻鴻何經泰以臺北為主題作詩與攝影的聯展,並將朱天文黃凡的小說選譯為荷蘭文,發表在當地的重要文學雜誌上。
  • 4月,臺灣第一家以女性為主題的「女書店」正式於臺北開幕。
  • 4月,鍾肇政主編《客家臺灣文學選》(上、下冊),由新地出版社出版。
  • 4月,紀念已故女作家蕭毅虹的「蕭毅虹作品選」四冊,由絲路出版社出版。劉還月《南瀛平埔誌》,由臺南縣立文化中心出版。由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編輯的《當代臺灣著名作家代表作大系》,由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
  • 4月,為紀念書法家史紫忱逝世一週年,李瑞騰將其詩與詩論合編成《我歌唱著走了》,由四季出版社出版。
  • 4月,《臺灣畫》雙月刊策劃推出「五十年代火燒島」特輯,報導畫家歐陽文在白色恐怖時期在綠島服刑經過。
  • 4月,《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會訊》十卷二期企劃「各式各樣的兒童小說」主題。
  • 5月1日,第十七屆中興文藝獎頒獎。
  • 5月1日,為紀念《大海洋》詩雜誌創刊二十週年,主編朱學恕特別編選《中國海洋詩選》。
  • 5月4日,第三十五屆文藝獎章頒獎。
  • 5月4日,第三屆「陳秀喜詩獎」由醫生詩人江自得獲獎。
  • 5月5日,東大圖書出版于宗先(筆名法天)《劫餘低吟》新詩集。
  • 5月10日,陳義芝編選的《簷夢春雨—當代臺灣十二大散文名家選集》,由朱衣出版社出版。詩人葉笛第二本詩集《火和海》,由笠詩社出版。
  • 5月10日,第十九屆國家文藝獎及第二屆翻譯獎舉行頒獎,文藝理論類由王德威獲得,散文類由張拓蕪獲得,小說類由夏祖焯獲得;翻譯獎由林文月、柯潤樸、杜國清獲得。
  • 6月4日,改編自作家陳映真同名小說「第一件差事」戲劇,由普普劇場首度搬上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 6月6日,《新陸現代詩誌》十一期策劃岀刊「海外詩人作品選」(一九九三-一九九四)。詩人許悔之致力完成佛詩多首,並結集為《我伴莫要,為我流淚》,由皇冠出版。
  • 6月7日,詩人向陽詩集《四季》,由美國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博士陶志機(John Balcom)英譯完成,並由加州Taoran Press出版社出版。
  • 6月13日,「第一屆時報文學百萬小說獎」,朱天文《荒人手記》獲獎,蘇偉貞《沈默之島》獲評審團推薦獎。
  • 6月13日,梅新鴻鴻主編的《八十二年詩選》,由爾雅出版。
  • 6月15日,林衡哲張恆豪編著的《復活的群像—臺灣三十年代作家列傳》,由前衛出版。
  • 6月16日,詩人葉維廉自譯英文詩集《在風景當中》(Between Landscapes)。
  • 6月25日,一九八九年諾貝爾文學獎得獎人塞拉,應中華民國奧林匹亞基金會邀請,由旅居西班牙名畫家梁君午陪同訪臺一周。
  • 6月30日,由國立編譯館主持的英譯《臺灣短篇小說選》,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
  • 6月,陳煌散文集《鴿子托里》,由九歌出版。劉春城《蓮花韻事》系列小說首輯,由晨星出版。臺語學者黃元興長篇小說《彰化媽祖》,由臺閩語系研究室出版。
  • 6月,臺灣各縣市立文化中心均出版各地方作家文學作品集。
回頁頂按鍵回資料列表按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