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中心
網站地圖
電子報
行動裝置版
站內
站外
進階檢索
:::
HOME
>
文學史
>
大事紀
>
大事紀內容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 請利用此連結
轉寄(另開新視窗)
開啟相關頁面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 請利用利用您的瀏覽器列印畫面
:::
紀弦
臺北「現代」:本土詩學歸位的初步嘗試──以紀弦和陳黎〈吠月之犬〉的比較為例
被評作品文類
論述
被評作品
吠月的犬
性質
論文集
分類
詩
評論者
王萬睿
書報刊名
第九屆府城文學獎得獎作品專輯
卷期總號
出版地
臺南
出版社
臺南市立圖書館
學校系所
學位論文級別
指導教授
出版時間
2003-11-11月
頁數/版次
頁319─345
按語(注類、提要/目次揭示)
本文以哈伯瑪斯(Jurgen Habermas)社會學現代性理論與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想像共同體的詮釋為研究方法,分析紀弦〈吠月之犬〉與陳黎同名作品,自「現代性」和「國族」兩個面向重構臺灣本土詩學。本文分3節:1.緒論:不想回家,還是有個回不去的家?;2.超現實主義:做一個現代觀光者的逃家理由;3.結論:本土意識下的臺化現代詩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