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夢林
(1670~1745),字少林,清福建漳浦諸生。母生夢林二歲而卒,故自幼寄居僑寓潮州之浙人林雄處,為感念林雄養育之恩,自名夢林。1716年,周鍾瑄以其曾編修漳州及漳浦郡縣兩志,敦聘來臺,與鳳山縣學生員李欽文共同擔任《諸羅縣志》編纂。1717年志成,謝金鑾、連橫皆許為佳構。朱一貴事起,適遊南澳,為藍廷珍擬策上呈總督覺羅滿保,獲總督欣賞延為幕賓,與藍鼎元共同籌畫退敵之策,事平,堅辭功賞,返歸故里。1723年曾再度來臺。和臺灣之間相關著作有《臺灣遊草》、《臺灣後遊草》及《遊臺詩》等。詩作有長詩〈玉山歌〉及遊記〈望玉山記〉、〈九日遊北香湖觀荷記〉,最突出於宦遊文人的旅行遊記。特別是推崇玉山自然之美,是他見過的許多天下名山都無法比擬的「醇精凝結,磨涅不加;恥太璞之雕琢,謝草木之榮華。江上之青,無能方其色相;西山之白,莫得比其堅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