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HOME > 文學史 > 大事紀 > 大事紀內容 > 辭條 >內容
我的筆記本
加入此網頁到Facebook書簽
加入此網頁到Twitter書簽
加入此網頁到Plurk書簽
轉寄 列印
小 中 大
:::

張湄

(生卒年不詳),字鷺州,號柳漁,清浙江錢塘人,1733年進士。1741~1743年,來臺任巡臺御史兼理提督學政,主持歲、科兩考,仿夏之芳之《海天玉尺編》輯「優良歲、科試文集」為《珊枝集》。在臺期間,於學政方面「嚴稽冒籍,校士公明」有政聲。在臺吟詠風物之作《瀛壖百詠》,原有刊本,今已不得見,近人輯佚僅得57首,《全臺詩》輯其在臺詩作,得128首,其著作《柳漁詩抄》12卷,輯有詩作1千1百餘首,收入「四庫全書」,僅7、8二卷係在臺詩作。百詠,每首4句,詩後附有詳註,體仿郁永河土番竹枝詞,為珍貴之文學文獻。張湄的詩取材相當廣闊,「自廈而澎湖而臺南北兩路」,皆親履其地所作。福建分巡臺灣道劉良璧以其詩可與蘇東坡並論,認為《瀛壖百詠》絕句百首,「遡版圖入我中國,上下六十餘年,山川景物,歷歷如繪,令觀者如閱山海經、如讀水經注,光焰陸離,千態萬狀,皆於斯集見之。……顧海外山川景物,得藉公詩而益著,……」 (〈瀛壖百詠跋〉),將張湄詩推崇至極。
QRCode
回頁頂按鍵回資料列表按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