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HOME > 文學史 > 大事紀 > 大事紀內容 > 辭條 >內容
我的筆記本
加入此網頁到Facebook書簽
加入此網頁到Twitter書簽
加入此網頁到Plurk書簽
轉寄 列印
小 中 大
:::

《使署閒情》

1744年來臺之巡臺御史六十七,於公餘蒐集「近時臺灣詩文」編輯的詩文集,多數為宦遊文人作品。同官范咸為之作序云:「公本於使署之餘,作詩歌以適閒情,因有是集一卷;余與公修志時,已採入雜著中矣,既而志事已竣,公又搜得近時臺灣詩文若干首,不暇補入。公既珍惜此邦之文獻,且不忍沒人之長,因即移已之集之名以名之,而附已作於後。」六氏編此詩文集之目的,主要在補《重修臺灣府志》〈藝文〉之遺珠,並提供自己的詩集名為此文集名。文集凡4卷;卷一收賦2、詩96題115首。卷二收詩128題152首,卷三、卷四為雜著,計40篇。所謂近時文人,多指清治初期來臺之宦遊文人,但也包括了沈光文、陳永華等明鄭流寓文人作品,本土文人則有陳輝、鄭應球、陳斗南等少數人入榜。臺灣道莊年序曰:「今夫為政,閒不閒,何常之有。緬考古賢同宰單父,或鳴琴、或戴星,抑何異歟?幾務叢脞,廢弛以求閒,非閒也,清和悉理,勤勉而得閒,斯閒矣。節儉正直以風有位,政有餘暇。吾於是集見公有素絲委蛇之廣焉。昔姬公總政蒞官,退輒讀書百篇,日見七十餘士,是不閒而閒、閒仍不閒也。公殆有慕而興焉者呼?」擔心他人從「閒」字誤會六氏廢弛公務玩弄詞章,有辯護之意,反而給了極高度的推崇。
QRCode
回頁頂按鍵回資料列表按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