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望洋
(1829~1901),字子觀,號靜齋,噶瑪蘭廳頭圍堡(今宜蘭頭城)人,少年受業於宿儒朱品三,20歲設館訓蒙奉養雙親。1859年中舉,與楊士芳等建請將噶瑪蘭與淡水廳分學,倡修仰山書院及五夫子祠。1871年,以大挑一等籤分甘肅試用知縣,官至河州知州。1884年,法軍犯基隆,乞假返鄉。遊宦13年後,有感於宦海浮沉、人心叵測,報請開去知州實缺,在家鄉協辦勸捐、清賦與團練事宜。主講仰山書院,倡建鸞堂──新民堂,充堂鸞生。日治時代,獲聘為宜蘭支廳參事,授紳章,參加揚文會。著有《西行吟草》2卷,為任職清國時之日記式記行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