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與職務〉
評論。作者陳炘。發表於1920年7月16日,《臺灣青年》創刊號。〈文學與職務〉為目前所見最早集中探討殖民地文化改革、鼓吹提倡新文學觀點的作品之一。陳炘本身並非文學出身,當時正在慶應大學理財科就讀,但正如同二○年代有機會受到新知識、新思想洗禮的廣大知識份子,普遍對於社會性的政治文化議題懷抱著強烈的關懷。在這篇文章中
,陳炘明確倡議文學者的根本職務:應積極背負起時代的使命,從而革新並挽救陷入困局中的民族文化。與此同時,陳炘自然連帶批評了傳統古典文學吟風弄月、閒情雅致的文學心態。陳炘所謂的文學職務:「文學者,乃文化之先驅也。文學之道廢,民族無不與之俱衰。文學之道興,民族無不與之俱盛。故文學者,不可不以啟發文化、振興民族為其職務也。」相對於追逐形式雕琢的科舉作文,陳炘提出應以「真摯情感」、「高遠思想」作為基本的內容,否則文學將成為「無靈魂腦筋」的「死文學」,並期許臺灣日後也能走向中國推動白話文的文體改革,達到言文一致的境界。真正活的文學,從而也是勇於承擔職務的文學:「當以傳播文明思想、警、醒愚蒙、鼓吹人道之感情、促社會之革新為己任,始可謂有自覺之文學也。」文學的意義在陳炘文中,乃逐漸從作為個人安身立命、抒發情致一轉而為介入時代、介入社會。新文學運動初期,共同倡議新文學觀點的重要文字尚包括如,甘文芳〈實社會と文學(現實社會與文學)〉、陳端明〈日用文鼓吹論〉、林子瑾〈文化之意義〉、林南陽〈近代文學の主潮(近代文學的主潮)〉、黃呈聰〈論普及白話文的新使命〉黃朝琴〈漢文改革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