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
(1937~ ),廣西桂林市人,1952年移居臺灣,另有筆名:鬱金、白黎、蕭雷。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畢業,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碩士。大學時代曾和王文興、歐陽子、陳若曦等創辦《現代文學》雙月刊,旋又創辦「晨鐘出版社」。曾於美國加州大學聖塔巴巴拉分校任教,教授中國語文及文學。著有散文集《驀然回首》;小說集《謫仙記》、《遊園驚夢》、《臺北人》、《孽子》;劇本《金大班的最後一夜》等多種,2008年,天下文化出版《白先勇作品集》12冊。1958年,白先勇在《文學雜誌》5卷1期,發表他的第一篇小說〈金大奶奶〉。前期作品,作者的個人色彩和受西方文學影響較重;後期作品的現實性較強,藝術上日臻成熟。小說的內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舊日官宦世家的興衰,二是描寫中國來臺人士和旅美華人對故國家園的縈念,三是臺灣社會人民的側影。歐陽子在其專書《王謝堂前的燕子》,認為:「白先勇才氣縱橫,不甘受拘;他嘗試過各種不同樣式的小說,處理過各種不同類式的題材。」另外,「白先勇講述故事的方式很多。他的小說情節,有從人物對話中引出的〈我們看菊花去〉,有以傳統直敘法講述的〈玉卿嫂〉,有以簡單的倒敘法(flashback)敘說的〈寂寞的十七歲〉,有用複雜的「意識流」(streamof consciousness )表白的〈香港—— 一九六○〉,更有用「直敘」與「意識流」兩法交插並用以顯示給讀者的〈遊園驚夢〉。」旅美學人夏志清以白先勇為「當代中國短篇小說家中的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