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語 |
本書由江寶釵編選。全書分3輯,1.輯一「胡說」共18篇:〈女性絕句與生活美學 〉、〈陰影裡的貓,靠近我一點了嗎?〉、〈何妨陪孩子野放〉、〈高樓亦可仰〉、〈與人分享人的一本書〉、〈在寂寂停頓中〉、〈蝶翼蹁躚〉、〈槍地躍起〉、〈一種自主自在的遊戲〉、〈追尋傳奇〉、〈冰山底下的真相〉、〈不凡的雛聲〉、〈是誰在那裡背海?〉、〈遠離地域的小說書寫〉、〈散步在天河〉、〈期待一個更闊遠的「江」「湖」〉、〈眺望的遠方,那座島會在嗎?〉、〈曠野,黑色鄉土的想像〉;2.輯二「性別/文化/主體性」共16篇:〈嘉年華的憂與歡〉、〈正視經典陌生化的危機〉、〈無涯之岸──參觀一九九九臺灣文學特展記感〉、〈想像國家文學館〉、〈著眼於海洋的呼吸──籲請提高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的位階〉、〈吸鴉片圖的歷史記憶〉、〈語言建構與詮釋的歧途──一個文學史的理解〉、〈複製、消費與分解、重建:臺灣八○年代小說文本的都會景致〉、〈自體書寫──臺灣當代女性自然寫作概覽〉、〈炎夏涼蔭──臺灣女性自然寫作再探〉、〈從聖母到魔女──當代臺灣女性小說家筆下的母親形象探尋〉、〈父親懷抱裡掙扎的小女聲──張愛玲女體書寫的文化思維〉、〈迎合還是自主?女性庶民書寫與權力支配〉、〈奼紫嫣紅開遍──當代臺灣女性小說讀本序論〉、〈眾裡「看」他千百度──談談臺灣現代小說的教材編纂〉、〈冒險出發,平安抵達──撰寫第一本戰後臺灣文學的博士論文〉;3.輯三「歷史/現場/新視野」共7篇:〈詩歌,映耀歷史的變遷──臺灣漢詩四百年〉、〈陪她人間走一回──研究張李德和始末〉、〈臺灣當代環境文學之發展〉、〈行行重行行──臺灣文學二十世紀的回眸,二十一世紀的眺望〉、〈方志,區域文學史的另類書寫──從《嘉義市志文學篇的編纂說起》〉、〈期待一本不同的臺灣文學史〉、〈臺灣性、中國性與世界性──臺灣文學教育芻議〉。正文前有〈序〉,正文後有「附錄」共10篇:〈仗劍江湖載道行:記李豐楙先生的學術之旅〉、〈開闢一片活水田:訪胡萬川先生,談民間文學〉、〈充滿行動張力的沙河之流:訪陳燁〉、〈邂逅〉、〈張愛玲「上身」〉、〈嘆息張愛玲〉、〈最後的傳奇張愛玲〉、〈有懷:林前部長清江先生〉、〈林故國策顧問清江博士生平事略〉、朱嘉雯〈女性與知識的善緣──與江寶釵教授對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