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語 |
本文由「自然環境的狀描」、「漢人生活的實錄」、「漢番關系的陳述」、「內優外患的刻劃」四部分探討清領時期(1968~1895年)臺灣古典詩所呈現的漢人社會風貌,自「歷史」與「文學」兩個角度來肯定臺灣詩的學術價值,並藉歷史際遇突顯清代臺灣詩獨具的悲鬱性格,以及反映帝國主義侵略、封建體制崩潰瓦解的特殊時代意義。全文共5章:1.緒論;2.清代臺灣詩之創作背景;3.清代臺灣詩作者的角色分析及其創作主題;4.清代臺灣詩所反映的漢人社會;5.清代臺灣詩的價值評估。正文後有〈主要參考書目〉、〈表一:清代臺灣文人詩作風格表〉、〈表二:清代臺灣詩社表〉、〈表三:清代臺灣詩作者生平事蹟資料表〉、〈表四:清代臺灣本土文人興起數量表〉、〈表五:清代臺灣詩作者的社會地位及其影響層次表〉、〈表六:清代臺灣各時期詩作分類數量表〉、〈表七:清代臺灣重大地震年表〉、〈附圖目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