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臺灣文化協會」 |
1921年10月17日,成立於臺北市。1927年1月2日、3日於臺中市相繼舉行之臨時理事會、臨時總會,因組織方向討論之歧異而正式分... |
〈臨床講義──台灣と云う患者に就て〉 |
散文。作者蔣渭水。發表於1921年11月28日《臺灣文化協會會報》第一號。當時以從業醫師身分主導「臺灣文化協會... |
〈臺灣新文學運動和羅馬字〉 |
評論。發表於1923年12月11日《臺灣民報》第13號。作者蔡培火。〈臺灣新文學運動和羅馬字〉為新文學... |
「鼎新社」 |
者可以選擇不同於古典文學的表現方式及其問題意識,來進行文學創造。張我軍此文的歷史意義應該也同樣可以從中探尋。
鼎新社 新劇社團。1月&... |
賴和 |
(1894~1942),出生於彰化市。原名賴河。筆名有「甫三」、{... |
臺灣大眾時報 |
不定期刊。1928年5月7日創刊,至7月9日止,總計發行10期。由臺灣大眾時報社發行,發行地點東京。編輯部主任為王敏... |
蔡秋桐 |
(1900~1984),出生於雲林縣元長鄉。筆名有愁洞、秋洞、元寮、匡人也、... |
楊逵 |
(1906~1985),出生於臺南新化。原名楊貴,後改名楊逵,曾用過賴健兒、狂人... |
「臺灣新文學出路的探究特輯」 |
文藝雜誌特輯。刊登於1934年7月15日,《先發部隊》。「臺灣文藝協會」發行,編輯兼發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