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筆記本
加入此網頁到Facebook書簽
加入此網頁到Twitter書簽
加入此網頁到Plurk書簽
轉寄 列印
小 中 大
:::

王白淵

  • 個人資料按鍵
  • 作品資料按鍵
  • 相關評論按鍵
  • 延伸資源按鍵
陳芳明 , <日據時期臺灣新詩遺產的重估──王白淵的藝術成就>, 《左翼臺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1998年10月
陳芳明 , <日據時期臺灣新詩遺產的重估──王白淵的藝術成就>, 《左翼臺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2007年6月
陳才崑 , <文化地鼠王白淵搬厝>, 《自立早報》1992年4月
陳才崑 , <一尊未完成的畫像>, 《自立晚報》1991年1月
呂興昌 , <走出荊棘之路:王白淵新詩論>, 《種子落地》1996年5月
郭誌光 , <「真誠的純真」與「原魔」──王白淵反殖意識探微>, 《中外文學》2004年10月
許俊雅 , <日據時期臺灣文化人與上海﹝〈給印度人〉、〈歌詠上海〉部分﹞>, 《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貳)‧臺灣一九八九─二○○三評論卷(二)》2003年10月
施懿琳,楊翠 , <政治風暴摧折,文學花果零落(一九四五─一九四九)──戰後初期臺灣文學界的歌哭──王白淵「參與叛亂」?>, 《彰化縣文學發展史(下)》1997年5月
施懿琳,楊翠 , <成熟期彰化新文學的花實(一九二五─一九三七)──走過荊棘的道路──王白淵>, 《彰化縣文學發展史(上)》1997年5月
朱雙一 , <從旅行(居)文學看彰化作家的民族認同和現代性接受──以日本和中國大陸經驗為中心﹝王白淵部分﹞>, 《彰化文學大論述》2007年11月

1/12 頁,共 119 筆資料

第一頁按鍵 上一頁按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按鍵 最後一頁按鍵
回頁頂按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