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筆記本
加入此網頁到Facebook書簽
加入此網頁到Twitter書簽
加入此網頁到Plurk書簽
轉寄 列印
小 中 大
:::

陳千武

  • 個人資料按鍵
  • 作品資料按鍵
  • 相關評論按鍵
  • 延伸資源按鍵
陳千武 , <張文環與我>, 《張文環先生追思錄》1978年7月
吳明宗 , <框的顛覆與重構:新敘事主體的出現──特別志願兵的回憶:陳千武《獵女犯》>, 《戰爭之框:兩岸當代戰爭小說的演變》2018年 月
吳智偉 , <虛構與真實──陳千武的《活著回來》>, 《戰爭、回憶與政治──戰後臺灣本省籍人士的戰爭書寫》2003年0月
朱宥勳 , <陳千武:語言、歷史形塑的世界主義精神>, 《戰後中文小說的「日本」化風格:鍾肇政、陳千武、郭松棻、陳映真、施明正》2013年 月
金尚浩 , <包容的美學──論九○年代陳千武的詩>, 《戰後臺灣現代詩研究論集》2005年3月
金尚浩 , <論《笠》詩刊創辦期陳千武的詩>, 《戰後臺灣現代詩研究論集》2005年3月
金尚浩 , <痛苦的美學──陳千武和金光林的戰爭傷痕詩之比較研究>, 《戰後臺灣現代詩研究論集》2005年3月
丁威仁 , <臺灣本土詩學的建立(上):七○年代《笠》詩論研究﹝陳千武部分﹞>, 《戰後臺灣現代詩論》2008年9月
丁威仁 , <臺灣本土詩學的建立(下):八○年代《笠》詩論研究﹝陳千武部分﹞>, 《戰後臺灣現代詩論》2008年9月
阮美慧 , <死的脫卻,生的回歸:陳千武詩的精神意識考察>, 《戰後臺灣「現實詩學」研究──以「笠」詩社為考察中心》2008年0月

7/118 頁,共 1172 筆資料

第一頁按鍵 上一頁按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按鍵 最後一頁按鍵
回頁頂按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