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層
文學史
首頁

1948

民國37年大事紀

1月 - 1月5日,商務印書館臺灣分館成立。
1月 - 1月,吳濁流日文長篇小說《胡志明》第五篇(終結篇):發狂の卷,由臺北學友書局出版。
1月 - 1月,魯迅原著,王禹農日譯之短篇小說《孔乙己˙頭髮的故事》及《藥》,由東方出版社出版。
1月 - 1月,張深切論文集《我與我的思想》由台中中央書店出版。
1月 - 1月,洪炎秋散文集《閑人閑話》由中央書局出版。
2月 - 2月15日,《臺灣新社會》月刊創刊。
2月 - 2月18日,許壽裳在臺北寓所遇害,享年六十六。
2月 - 2月22日,「精忠報」創刊。五十七年改名「忠誠報」,後再改名「忠誠日報」。
2月 - 2月,「銀華新劇團」於臺北公演呂訴上編導〈現代陳三五娘〉。
3月 - 3月29日,楊逵〈如何建立臺灣新文學〉刊於新生報「橋」副刊第九十六期
3月 - 3月,詩集《路》,由臺北新創辦之讀賣書店出版。
4月 - 4月1日,《創作月刊》創刊,由小兵(謝冰瑩)主編。
4月 - 4月,「臺灣新生報‧橋副刊」舉行「橋副刊作者第二次茶會」。
5月 - 5月10日,公論報新創刊「臺灣風土」副刊,陳奇祿主編。
5月 - 5月,銀鈴會發行不定期刊《潮流》。共發行二十餘期。大漢日報創刊。林朝庚。
5月 - 5月,吳濁流日文小說《ボツダム科長》(波茨坦科長),學友書局出版。
6月 - 6月1日,臺灣省通志館成立,林獻堂出任館長。三十八年七月一日,改名為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6月 - 6月16日,〈臺灣訓練半月刊〉本日出版六卷五期時,改名〈道南月刊〉。原刊係三十五年三月一日創刊。
6月 - 6月,《橋》文藝叢書《臺灣作家選集》出版。
7月 - 7月1日,上海世界書局在臺北市開辦分局。
7月 - 7月,駱駝英發表〈論「臺灣文學」諸論爭〉於「臺灣新生報‧橋副刊」。
8月 - 8月,楊逵主編《臺灣文學叢刊》創刊。
8月 - 8月1日,張文環、廖漢臣擔任台灣省通志館編纂。
8月 - 8月1日,陳虛谷應聘台灣省通志館顧問委員。
9月 - 9月10日,為原住民而辦的「山光新報」創刊。
9月 - 9月,鍾肇政就讀台灣大學中文系,因重聽旋輟學。王詩琅任台灣和平日報兼任主筆;後任職台北市文獻會,主編台北文物。林海音由北平回台北。
9月 - 9月,王詩琅擔 任「臺北和平日報」的兼任主筆。
10月 - 10月15日,高雄作家林曙光所作〈臺灣的作家們〉一文,由范泉主編的上海「文藝春秋」月刊七卷四期登岀。
10月 - 10月,歐坦生發表小說〈鵝仔〉於《文藝春秋》第4卷7期。
10月 - 10月25日,「國語日報」創刊。發行人洪炎秋。華報創刊。朱康筠。忠誠報創刊。張其黑。
10月 - 10月,《台灣人報》半月刊創刊。「橋」副刊,提倡「現實主義的大眾文學」。
10月 - 10月,范泉〈記楊逵—一個臺灣作家的失蹤〉一文,刊登上海〈文藝叢刊第一集:腳印〉上。
11月 - 11月20日,小型報「華報」創刊。
11月 - 11月,「少年時報」週刊創刊。
12月 - 12月15日,《台灣文學》叢刊停刊,共岀三輯。
12月 - 12月25日,臺灣青年文化協會成立。
12月 - 吳濁流任大同工職訓導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