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
民國82年大事紀
1月 - 1月11日,臺南市政府正式答覆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同意在喬遷後岀讓場地,供文建會設置現代文學資料館、藝術品流通中心和美術館用途。
1月 - 1月15日,作家李潼《少年噶瑪蘭》獲選大陸「第三屆宋慶齡兒童文學獎」二等獎。
1月 - 1月29日,小牛頓出版公司推出《小牛頓作文雜誌》創刊號。
2月 - 2月8日,「第一屆臺灣原住民文學祭」於嘉義縣阿里山鄉來吉部落舉行,另設文學獎,選出詩、散文、小說正獎各一名。
2月 - 2月12日,《中華民國筆會季刊》中英文本,正式發行。
2月 - 2月,第一屆賴和文學獎,由楊照《紅顏》獲得。
2月 - 2月15日,《臺灣文藝》135期,企劃「二二八文學特輯」。
2月 - 2月15日,一九九三年巫永福評論獎揭曉,由李喬與洪惟仁獲得。吳濁流文學獎小說正獎由雪眸(林國隆)、王家祥獲得;新詩獎正獎由白家華獲得。
2月 - 2月19日,周分伶小說《藍裙子上的星星》改編的電視劇,在臺視「作家劇坊」播映。
2月 - 2月,日譯《陳千武詩集》,由東京土曜美術社出版。
3月 - 3月5日,《聯統日報》正式在花蓮創刊。
3月 - 3月7日,柏楊一九八三年動筆譯寫《資治通鑑》,為慶祝《柏楊版資治通鑑》全套七十二冊的完成,適逢其七十四歲生日的今天,遠流出版公司為其舉辦一場慶祝茶會。
3月 - 3月25日,臺灣省文藝作家協會主辦的「第十六屆中興文藝獎章」舉行頒獎典禮。
3月 - 3月27日,「第一屆臺灣語言國際研討會」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舉行
4月 - 4月4日,第一份客家語文刊物《客家臺灣》正式創刊。
4月 - 4月7日,第十八屆國家文藝獎頒獎,文藝理論類由莊祖煌(白靈)獲獎;詩歌類由陳膺文(陳黎)獲獎;散文類由黃永武獲獎。
4月 - 4月10日,《文訊》主辦「臺灣地區區域文學會議」,推動各地區域文學的發展。
4月 - 4月17日,著名書法家、專欄作家史紫忱教授病逝,享年八十歲。
4月 - 4月22日,臺灣省第六屆兒童文學創獎首獎由張淑美獲得。
4月 - 4月26日,「民間信仰與中國文化國際研討會」,於國立中央圖書館舉行。
4月 - 4月30日,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正式發布「文化藝術獎助施行細則」。
4月 - 4月,第二屆陳秀喜詩獎由利玉芳詩集《貓》獲得。
5月 - 5月1日,眭澔平為三毛生前故居成立「三毛文學紀念館」,為國內為藝文名家首次成立的紀念館。
5月 - 5月4日,《世界華文作家周刊》創刊。
5月 - 5月8日,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黃文吉博士主編的《詞學研究書目(一九一二-一九九二)》,由文津出版社出版,是第一部詞學研究書目。
5月 - 5月15日,馬漢茂教授在德國魯爾大學設置臺灣文學研究工作室,準備撰寫臺灣文學史。
5月 - 5月24日,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辦的舞臺劇本創作獎舉行頒獎,第一名由王友輝〈促識悲秋〉獲得。
5月 - 5月,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贊助高雄市臺灣山地文化研究會辦理之採集「魯凱族傳統童謠」計畫完成,並出版專書一冊,錄音帶、錄影帶各一支。
5月 - 5月,桂文亞主編《臺灣趣味童話選》由臺灣民生報、北京作家出版社聯合出版。
6月 - 6月7日,《我喜愛的一首詩》由高雄河畔出版社出版。
6月 - 6月16日,資深劇作家、劇場工作者覃蕙逝世。
6月 - 6月19日,《一曲未完電影夢—王菲林紀念文集》由克寧出版社出版。
6月 - 6月19日,花蓮縣立文化中心出版「洄瀾叢書」,有葉日松散文集《生命的唱片》,陳義芝詩集《遙遠的歌》,張芬齡、陳黎合譯著的文學評介集《四方的聲音》,譚石(王浩威)詩集《獻給雨季的歌》。
6月 - 6月30日,正中書局出版《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
6月 - 6月,臺中縣立文化中心出版「臺中縣作家作品集」第五輯。臺南縣立文化中心出版「臺南縣作家作品集」第二輯。王曙芳音樂評論集《音樂河》,由萬象出版。
6月 - 6月,《山海文化》創刊,是臺灣第一份以原住民報導為主體的雜誌。
7月 - 7月1日,《文訊》九三期慶祝文訊雜誌發刊十周年,特別企劃「文訊十周年專號」。《聯合文學》一O五期刊登「淪陷區及抗戰文藝專輯」。
7月 - 7月1日,林宜澐短篇小說集《藍色玫瑰》由麥田出版。劉大任散文集《走過蛻變的中國》由麥田出版。
7月 - 7月7日,潭石(本名王浩威)第一本詩集《獻給雨季的歌》,由書林出版公司出版。
7月 - 7月13日,詩人徐士欽逝世,享年五十七歲。
7月 - 7月15日,傑泰文化事業出版口語戲劇錄音書《胡雪巖傳奇》,內容分十卷卡帶。臺北縣立文化中心策劃的「北臺灣文學」八冊正式出版。
7月 - 7月20日,大陸旅美作家嚴歌苓在臺出版的第一本短篇小說集《少女小漁》,由爾雅出版。
7月 - 7月23日,臺灣文學研究會年會與全歐臺灣同鄉會,在奧地利維也納舉行,年會結束後,臺灣文學研究會在最後一任會長謝里法宣布下解散。
7月 - 7月25日,笠詩社一九九三年年會會中頒發本年度笠詩獎創作獎給蕭翔文,翻譯獎予林盛彬。廖清秀長篇小說《反骨》,由遠景出版。
7月 - 7月30日,張寶琴主編《高陽小說研究》,由聯合文學出版。
7月 - 7月,讀者文摘中文版《當代小說選粹》雙月刊七月在臺灣正式上市。林海音散文集《寫在風中》,由純文學出版。陳煌短篇小說集《遊戲.男女》,由海飛麗出版公司出版。詩人游喚出版《縱情運命的智慧—我讀易經》,以文學角度解讀易經。爾雅出版社將該社十八年的出版品依作者和性質編目成《書的名片》。羊子喬寫作二十五年的散文精選集《微笑人生》,由臺揚出版。詩評家王志健評論集《中國新詩淵藪》,由正中書局出版。
8月 - 8月1日,國立中央圖書館委託工業技術研究院電腦與通訊工業研究所研發的「中華民國期刊論文索引光碟系統」正式對外發行。
8月 - 8月6日,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委託輔仁大學歷史系教授尹章義研究《大陸地區文化資產(文物)維護的行政體系和相關法令調查》報告正式出版。
8月 - 8月19日,第十五屆鹽分地帶文藝營,於臺南北門鄉南鯤鯓廟舉行。
8月 - 8月23日,一九九三年亞洲詩人會議,在韓國漢城舉行,臺灣詩人陳千武、李敏勇、李魁賢等《笠》詩刊同仁應邀參加。
8月 - 8月24日,行政院新聞局主辦的八十二年金鼎獎舉行頒獎,文學創作類由九歌《串場河傳》獲獎。
8月 - 8月25日,大陸詩人張士甫新詩集《幽會在馬尾松下》,由現代詩季刊社出版。本書贏得今年《現代詩》詩刊第一本詩集獎。
8月 - 8月28日,一九九三年亞洲兒童文學大會於日本福岡宗像市舉行,臺灣方面由林鍾隆、李潼、洪文瓊應邀出席。
8月 - 8月,馬來西亞華文作家朵拉榮獲亞細亞扶輪青年文學獎大賽首獎。
8月 - 8月,林錫嘉編選的《碉堡與古厝》散文集,由黎明文化公司出版。林黛嫚根據一九九三年坎城影展金棕櫚獎同名影片改寫的長篇小說《鋼琴師和她的情人》,由幼獅文化公司出版。以設計、童畫成名的陳璐茜,由皇冠出版第一本散文集《夢在走路》。
8月 - 8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中國婦女研究》創刊,是國內第一份婦女史學術刊物。林黛嫚以「看電影寫小說」方式寫成的《善意的背叛》電影小說,由業強出版社出版。《一九九三年海峽兩岸兒童文學選集》由民生報社出版。
9月 - 9月5日,第六屆梁實秋文學獎揭曉,散文創作獎由徐曉鶴獲得;翻譯類譯詩組由劉惠華獲得;翻譯類藝文組由單徳馨獲得。
9月 - 9月7日,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召開「現代文學資料館」第一次規劃小組會議。
9月 - 9月10日,朱炎第一本短篇小說集《酸棗子》,由九歌出版。
9月 - 9月14日,散文作家葉慶炳教授病逝,享年六十七歲。
9月 - 9月20日,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成員的短篇小說集《三相逢》,由爾雅出版。梅遜中篇小說《魯男子》,由爾雅出版。
9月 - 9月,由趙天儀、李魁賢、李敏勇等編選的笠詩選《混聲合唱》由文學臺灣出版。
9月 - 9月,地球出版社未經送審,與大陸香港同步發行出版第一本大陸領袖級傳記圖書《我的父親鄧小平》。
9月 - 9月,臺語文學有聲書第一個單元「飄浪的臺語文學」第一集《永遠的故鄉》錄音帶由臺文通訊社出版。王禎和短篇小說作品的定本《嫁粧一牛車》,由洪範出版。施叔青香港三部曲之一《她名叫蝴蝶》,由洪範出版。林文月散文集《擬古》,由洪範出版。
9月 - 9月,任教於美國奧斯丁大學東亞系的張誦聖學術論著《當代臺灣現代主義小說》,由美國Duke大學出版。蕭蕭散文集《在珍貴的窗口讀信》,由九歌出版。
9月 - 9月,林瑞明《臺灣文學與時代精神》由允晨文化公司出版。
9月 - 9月,臺中YMCA創設「臺灣文化學院」,正式對外招生。
10月 - 10月5日,《文學臺灣》第八期企劃「周金波特輯」。旅居澳洲墨爾本作家張至璋旅澳生活散文集《跨越黃金時代》,由九歌出版。
10月 - 10月17日,「臺灣文化研究會」舉行成立茶會。
10月 - 10月,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成立「臺灣研究室」。
10月 - 10月,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機關報《臺灣日日新報》合訂本,由五南重印岀版。張健第二十本散文集《人生三十喻》,由正中書局出版。魏子雲的《金瓶梅研究二十年》,由臺灣商務出版。
11月 - 11月4日,第十六屆吳三連獎頒獎,報導文學獎由劉克襄獲得;戲劇劇本獎由汪其楣獲得。
11月 - 11月15日,郭箏短篇小說集《上帝的骰子》,由食貨出版社出版。
11月 - 11月30日,遠景出版公司重印「臺灣文學叢書」,全套共計二十六冊。
11月 - 11月,馬景賢自傳小說《小英雄與老郵差》獲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協會的「中華兒童文學獎」。作家楊青矗獲「第一屆南瀛文學獎」。紀弦詩集《半島之歌》由現代詩社出版。李潼《少年龍船隊》由天衛公司出版。第六屆梁實秋文學獎作品集《假如阿Q還活著》,由中華日報出版。遠流公司兒童圖畫書《七兄弟》丹麥文版出版。郭強生散文集《文化在咖啡和報紙間》,由國家出版社出版。
12月 - 12月12日,《晨風四季》詩刊試刊號出版,由巴陵野、葉向榮主編。
12月 - 12月18日,《秋水》詩刊出版徐靜怡主編的《悠悠秋水》詩選一巨冊。
12月 - 12月20日,爾雅出版《評論十家》。
12月 - 12月29日,「臺灣史料中心」與「吳三連紀念堂」同時於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揭幕。
12月 - 12月,前衛版「台灣作家全集」50冊完成。
12月 - 12月,臺文通訊社推出臺灣文學有聲叢刊第二集「含笑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周報》正式出版。紀念農學大師沈宗瀚先生百歲冥誕,其子沈君山教售予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黃俊傑合編《耕耘歲月—沈宗瀚先生自傳及其他》。大陸學者《白先勇傳》,由幼獅出版。墨人長篇小說《紅塵續集》,由臺灣新生報出版。羅門第一本散文集《羅門散文精選》,由文史哲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