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民國99年大事紀
1月 - 1月8日,由教育部主辦的第二屆「台灣閩客語文學獎」揭曉名單。獎項分現代詩、散文、短篇小說三類,參加組別分社會組、教師組、學生組,共計29人得獎。
1月 - 1月15日,屏東縣政府客家事務處為搶修因莫拉克風災損害的鍾理和故居,向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爭取1850萬經費,邀請專家學者、故居所有權人、現住戶及當地居民參與相關工作會議。
1月 - 1月17日, 桃園客家文化館於館內設立「鐘肇政塑像」,由鍾肇政揭幕,該館並舉辦相關主題展。
1月 - 1月17日,作家羅葉逝世,得年45歲。羅葉本名羅元輔,早期創作以詩為主,後轉小說,旁及散文,創作主題多有對生命的觀照、哲冥思想等。
1月 - 1月24日,《亞洲週刊》評選全球華人2009年「十大小說」,入選作品中台灣作家為蔡素芬《燭光盛宴》、陳玉慧《China》。
1月 - 1月27日,《台灣立報》發行人成露茜﹝1939-2010﹞逝世,享年71歲。
1月 - 1月28日,第29屆行政院文化獎頒獎典禮,文化獎得主:書畫家張光賓、文學家黃春明、版畫家廖修平。
1月 - 1月29日,第1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巡迴展於本月29日至2月6日於台北信義誠品書店6樓展出。
1月 - 1月29日,作家蕭颯﹝1932-2010﹞辭世,享年76歲。蕭颯20歲即在文壇嶄露頭角,著作豐富、類型多變,有文壇「多手觀音」的美譽。
2月 - 2月1日,國立台灣文學館新舊任館長交接,由任教於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的李瑞騰教授接任開館以來第五任館長,行政院文建會副主委洪慶峰主持交接儀式。
2月 - 2月5日,台灣大學出版中心舉辦《白先勇的藝文世界》暨《現代文學精選集》新書發表會。
2月 - 2月6日,為提供客家話寫詩文,台灣客籍作家自籌經費創辦《文學客家》,於台北客家影音中心舉行創刊發行儀式。
2月 - 2月27日,國立台灣文學館與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共同發表二二八文學選─《天‧光:二二八本土母語文學選》,全書收錄35位文學作家創作共64篇作品,文類涵蓋詩、小說、散文、劇本,創作語言包括台語及客語,從文學角度紀錄二二八事件。
3月 - 3月9日,九歌出版社於中國文藝協會舉辦「98年度散文選、小說選、童話選新書發表會暨贈獎典禮」,隱地以〈一日神〉獲年度散文獎,朱天心以〈初夏荷花時期的愛情〉獲年度小說獎,周姚萍的〈小魔女淘淘及淘淘雲〉獲年度童話獎。
3月 - 3月9日,作家杜文靖(1947-2010)辭世,享年64歲。其作品涵蓋推理、小說、評論、報導文學、詩、散文、台語評論集及台灣歌謠研究。
3月 - 3月14日,水土保持局花蓮分局辦理「文學作家駐村計畫」,第一場水土保持故事分享在花蓮縣壽豐鄉豐田市場舉行,由作家劉克襄擔任主講人。
3月 - 3月21日,台北文學獎公布得獎名單,並假台北市中山堂光復廳舉行頒獎典禮。得獎者為王文騏、陳易聰、張韶祈等人。
3月 - 3月23日,適逢作家楊逵去世25周年,台南縣新化鎮楊逵文學紀念館即日起至5月30日舉辦「楊逵手稿」展,國立台灣文學館協助提供複製品容,內容有戰前及後期在東海花園的作品共17篇。
3月 - 3月29日,詩人鄭愁予本日起至31日於台南大學擔任駐校作家,舉辦多項講座。
4月 - 4月8日,《海翁台語文學》月刊歡慶百期,於安平劍獅埕舉辦慶祝儀式。
4月 - 4月8日,國立台灣文學館即日起至2015年4月23日,推出「台灣本土母語文學常設展」,整合呈現台語、客語、原住民與文學的豐富意境,期使觀眾能領略本土母語文學在台灣文學派絡中的內涵與價值。
4月 - 4月13日,學者汪中先生(1925-2010)去世,享年86歲。汪中先生為著名古典詩人、書法家。
4月 - 4月18日,作家王令嫻逝世,享年79歲。王令嫻早期以小說創作為主,兼散文及兒童文學。
4月 - 4月26日,靜宜大學頒贈第1屆「蓋夏論壇大師獎座」予作家李喬,表彰其在台灣人文社會領域傑出成就。
5月 - 5月1日,台中市文化局主辦「認識台中市藝術家/文學家陳千武」於台中市文化局舉辦,展期至5月30日止。
5月 - 5月1日,國立台灣文學館舉辦「《明台報》及陳千武文學鼎談會」,會議邀請學者吳密察、張良澤、詩人羊子喬等針對《明台報》及陳千武太平洋戰爭作品進行對談,由台灣文學館館長李瑞騰主持。
5月 - 5月7日,國立台中圖書館、明道文藝等合辦的「2010全國學生文學獎」公布得獎名單。大專組得獎者為朱宥勳、許例葳等,高中組為朱峻賢、曹育涵等。
5月 - 5月7日,國立台中圖書館、明道文藝等合辦的「2010全國學生文學獎」公布得獎名單。大專組得獎者為朱宥勳、許例葳等,高中組為朱峻賢、曹育涵等。
5月 - 5月15日,行政院文建會指導、明道文藝基金會、明道大學主辦、明道大學中國文學系承辦的「王鼎鈞學術演討會」與「王鼎鈞作品文物展」,於明道大學中文系舉行、揭幕。
5月 - 5月17日,第1屆朱自清散文獎於揚州迎賓館國際會議廳舉辦頒獎典禮。龔鵬程為台灣唯一獲獎作家。
5月 - 5月21日,中正大學台文所、中文系及加拿大雅博達大學東亞系主辦,國立台灣文學館合辦的「第4屆經典人物─李昂跨領域國際學術研討會」,於中正大學國際會議廳舉行。
5月 - 5月27日,「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116歲冥誕,彰化市訂定為「賴和日」,舉辦相關活動。
5月 - 5月27日,陳義芝主編、二魚文化公司出版之《2009台灣詩選》,由焦桐、向陽、白靈及蕭蕭擔任編委,選出「2009台灣詩人獎」。陳克華以詩作〈給複製人的十二首情詩〉獲獎。
6月 - 6月4日, 中央大學人文研究中心主辦的「演繹現代主義:王文興國際研討會」,今明二日於該校文學院國際會議廳舉行。
6月 - 6月12日,國立台灣文學館配合詩人節推出一系列相關活動。「榴紅詩會在府城─2010台灣詩歌節」於本月12、13日舉辦「翩翩起舞─台灣現代詩刊與詩集特展」暨「詩‧語‧燦‧爛─大學青春詩展」聯合開幕典禮,於台灣文學館藝文大廳展開。另有講座「親世代‧新詩風」、「新媒體‧新詩群」。
6月 - 6月14日,加拿大華人女作家王潔心逝世,享年83歲。
6月 - 6月16日,第11屆「國際短篇小說獎會議」在加拿大多倫多舉行即日起至19日,今年首次邀請以中文創作的台灣作家在會中以英文朗讀作品,與會台灣作家包括鄭清文、李昂、蔡素芬、鍾文音、章緣、張瀛太。
6月 - 6月21日,第14屆國家文藝獎揭曉,文學類得主為小說家七等生,評審認為「七等生的語言文字具備奇特魅力,創作中對人的存在意義有深層的思辯性」。
6月 - 6月27日,作家商禽逝世。本名羅顯烆,成名作多為散文詩,其創作量少質精,在詩壇具有「鬼才」之譽,著有《商禽詩全集》。
6月 - 6月27日,行政院文建會與德國柏林文學學會簽訂「台德文學交流合作計畫」,2010-2012年安排台灣作家赴德駐村一個月,計有夏曼‧藍波安、劉克襄、鴻鴻、蔡素芬、駱以軍、甘耀明、吳明益、吳音寧、夏宇。
7月 - 7月24日,「2010吳濁流文學獎」得獎名單揭曉,作家馮青以《懸浮》一書獲得小說獎;新詩獎由顏艾琳的〈那個叫徐志摩的男人〉獲得。
7月 - 7月24日,成功大學文學院暨中文系主辦的「城市與文學:青年學者台灣古典詩學術研討會」,今明二日於成功大學文學院修齊講堂舉辦。
7月 - 7月24日,由《創世紀》詩社及文訊雜誌社主辦,國立台灣文學館等單位協辦「夢或者黎明─商禽文學展暨追思紀念會」,於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舉行。
7月 - 7月28日, 香港浸會大學主辦「第3屆紅樓夢獎」得獎名單揭曉,由台灣作家駱以軍以《西夏旅館》獲得首獎。
8月 - 8月10日,趨勢教育基金會、台北市文化局、南村落攜手舉行「2010向大師致敬─黃春明」系列活動,即日起至15日於台北中山堂舉行。
8月 - 8月12日,作家張夢機﹝1941-2010﹞辭世,享年70歲。張夢機是詩人也是學術研究者,著有《思齋 說詩》、《詞律探源》、《藥樓近詩》等作。
8月 - 8月13日,吳念真與綠光劇團合作創作「台灣文學劇場」舉辦記者會,預計將以10年的時間透過戲劇每年介紹一部台灣文學,首部曲《清明時節》,改編自小說家鄭清文的作品〈清明時節〉與〈苦瓜〉,吳念真執導,情節描述一段三角關係,圍繞著外遇、人性等課題。
8月 - 8月16日,鍾理和逝世50周年,鐘理和紀念館陳列鍾理和相關文物,提供民眾近距離感受這位台灣文學作家生命的機會。
8月 - 8月27日,第2屆林榮三文學獎散文首獎劉梓潔,改編首獎作品〈父後七日〉的同名電影,將散文作品搬上大銀幕。
8月 - 8月,推理文學研究會(MLR)成員顏九笙與曲辰合辦的推理雜誌《九曲堂》,正式推出創刊號,號稱「台灣史上第一本以招募創作為主的推理同人雜誌」。
8月 - 8月25日,行政院新聞局公布金鼎獎入圍名單,文學圖書類包括焦桐《暴食江湖》、劉克襄《11元的鐵道旅行》、商禽《商禽詩全集》等22本;文學圖書類有齊邦媛《巨流河》、龍應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陳映真等著《人間風景‧陳映真》等25本;兒童及少年圖書類有幾米《星空》等25本,特別貢獻獎得主圖書類由爾雅出版社發行人柯清華(筆名隱地)獲獎,頒獎典禮於9月24日假中正紀念堂演講廳舉行。
9月 - 9月5日,《國語日報‧進階版》創刊茶會暨記者會,於國語日報社第一會議室舉行。
9月 - 9月10日,詩人杜十三﹝1950-2010﹞辭世,得年60歲。杜十三為詩人、評論家,作品有《地球筆記》、《杜十三主義》等。
9月 - 9月23日,詩人周鼎﹝1931-2010﹞逝世,享年79歲。
9月 - 9月24日,新竹縣政府、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主辦之「戰鼓聲中的歌者─龍瑛宗及同時代東亞作家」百年冥誕紀念國際學術研討會,今明二日於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舉行。
9月 - 9月24~26日,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舉辦「楊牧手稿展」及詩作朗誦會及楊牧國際學術研討會等活動,即日起至26日於政治大學圖書館及行政大樓舉行,與會者包括向陽、陳芳明等多位詩人、學者。
10月 - 10月15日,國立台灣文學館主辦「施叔青手稿捐贈暨新書《三世人》發表座談會」,邀請施淑教授與施叔青女士對談,「為土地立傳的大河之作─施叔青手稿捐贈展」即日起至11月14日於該館展出。
10月 - 10月23日,國立台灣文學館舉辦「山歌、文學鍾理和文學音樂會暨座談會」,由音樂人林生祥、大竹研、早川徹演出。
11月 - 11月4日,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即日起至6日於台北福華國際文教會館舉行第11屆雙年會,該會自1989年成立以來第2次返國會師,來自各地的學者及出版界人士逾百人。
11月 - 11月5日,成功大學主辦「陳之藩教授國際學術研討會─文學與科學的對話」今明二日於成功大學圖書館B1會議廳舉行,研討會共6場次,由馬森、樊善標、彭宗平、彭台光等學者演講,並於圖書館舉行「陳之藩文物特展」。
11月 - 11月6日,第32屆聯合報文學獎暨《聯合文學》26周年、第24屆《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2010全國巡迴文藝創作獎贈獎典禮,於聯合報總社舉行,獲獎者有楊莉敏、林佑軒、林達陽等人。
11月 - 11月7日,第一個客家文學組織─「台灣客家筆會」成立。以聯絡客家文學作家、鼓勵客語文學創作、提升創作水準及維護客家與文權益地位,推展文藝交流合作之活動為宗旨,由黃子堯(恆秋)擔任會長,參加的詩人作家有葉日松、馮輝岳、陳寧貴、莊華堂等70多人。
11月 - 11月10日,行政院文建會主辦的「第9屆文薈獎─全國身心障礙者文藝獎」揭曉得獎名單,短篇小說第一名林再發〈來發〉、散文第一名劉英俊〈蝶〉、新詩第一名沈眠〈燃燒的綠樹〉、繪本第一名王淑惠〈在一個寒冷的早晨感受到溫暖〉。
11月 - 11月11日,中華民國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主辦「中山文藝獎」贈獎典禮,於國家圖書館國際會議廳舉行,99年度學術著作獎:黃光國、李篤中;文藝創作獎:李惠綿、黃光男。
11月 - 11月12日,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辦「第1屆桐花文學獎」舉行頒獎典禮。新詩首獎余麗丹〈五月聽雪〉、散文首獎方秋停〈桐林‧花雨〉、短篇小說戴玉珍〈溪砂〉。
11月 - 11月15日,吳三連基金會主辦「2010年吳三連獎」,於國賓飯店國際廳頒獎,文學獎散文類得主為楊敏盛(阿盛)。
11月 - 11月17日,台中市海洋台語文研究學會主辦「台灣文學研討會」於台中市興中街會場舉行。
11月 - 11月18日,《國語日報》發行報社「財團法人國語日報社」捐贈國立台灣文學館之該社僅存創刊「國語日報合訂本」一批約721冊,交付典藏。
11月 - 11月20日,由林榮三文化公益基金會主辦、自由時報協辦的「第六屆林榮三文學獎」,假自由時報總社國際會議廳舉行頒獎典禮。張繼琳、劉祐禎分獲新詩首獎及散文首獎。短篇小說獎首獎從缺,由黃麗群、米果同列短篇小說二獎。
12月 - 12月2日,九歌文教基金會主辦、中華日報社協辦「第23屆梁實秋文學獎」舉行頒獎典禮,散文創作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英等獎黃克全〈生死簿〉、藝詩組首獎張芬齡。
12月 - 12月4日,國立台灣文學館出版《錦連全集》共計13冊,集結作家錦連歷年來的詩作、散文、小說、翻譯作品。
12月 - 12月11日,第33屆時報文學獎頒獎典禮以「光芒,繼之以鋒芒」為主題,於台北市市長官邸舉行。新詩首獎楊書軒〈桃花源‧2010〉、散文首獎楊邦尼〈毒藥〉、短篇小說首獎葉揚〈阿媽的事〉、小品文與書簡首獎從缺、人間新人獎然靈。
12月 - 12月18日,第9屆國語日報兒童文學牧笛獎舉行頒獎典禮,第一名陳夢敏〈浣熊街一百一十號〉、第二名陳昇群〈腕龍一○一〉、第三名顏志豪〈亮片魚〉。
12月 - 12月25日,《中國時報‧開卷》舉辦「2010開卷好書獎」名單揭曉。「中文創作類」選出劉克襄《十五顆小行星》、舒國治《水城台北》、唐諾《在咖啡館預見14個作家》、楊照《如何作一個正直的人》、吳億偉《努力工作》、張娟分《殺戮的艱難》、張翊《金山》。
12月 - 12月26日,12月,李江卻台語文教基金會主辦的「2010年阿卻賞─台語文學研究論文及文學創作獎」揭曉。台語文學研究論文部分共計6人獲獎;台語文學創作部分獎項分小說類及詩類,共有6人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