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層
文學史
首頁

2013

民國102年大事紀

1月 - 1月6日,詩人錦連(1928-2013)辭世,享壽86歲。錦連本名陳金連,彰化人,創作文類以詩見長,有「鐵道詩人」美稱。
1月 - 1月9日,台北書展基金會公布「2013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得獎名單,小說類得獎者為鄭清文、陳雨航、郭松棻,頒獎典禮預計於本月30日舉行。
2月 - 2月19日,國立台灣文學館策劃、江寶釵主編「黃得時全集」於紀州庵文學森林舉行新書發表會,全集共11冊,分創作卷6冊、論述卷 5冊,收錄黃得時的漢詩、詞、曲、新詩、小說、劇本等作品。黃得時生前手稿、藏書亦捐贈給國立台灣文學館,即日起至2月26日於館內展出。
3月 - 3月7日,九歌出版社主辦「九歌年度文學獎」舉行頒獎典禮,隱地、甘耀明、許建崑分別主編散文選、小說選、童話選,散文獎首度有2 位得獎者,分別為王鼎鈞、陳義芝,小說獎為陳雨航、童話獎為王文華。
3月 - 3月9日,楊逵文學館為紀念楊逵逝世28週年,即日起於館內展出楊逵手編「送報伕」中日對照版本、「致工藤好美留念詞」等11件手稿複刻版,並舉辦「楊逵春光玫瑰紀念音樂會」。
3月 - 3月9日,台灣推理作家協會主辦第1屆「台灣推理 大獎」舉行頒獎典禮,此獎項為表彰對台灣推理出版、閱讀、創作具重要貢獻者,得獎者為傅博與景翔。即日起至4月28日該中心同時展出「幕後推手」特展,呈現近三十年的台灣推理史。
3月 - 3月17日,巫永福文化基金會主辦「第34屆巫永福文學評論/文化評論獎暨第19屆巫永福文學獎舉行頒獎典禮,得獎者為王國安、許世楷、盧千惠、胡淑雯,並邀請清華大學台文所所長柳書琴演講「巫永福先生及同時代台灣文藝作家」。
3月 - 3月17日,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國立台灣文學館、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共同出版「鍾鐵民全集」舉行新書發表會,全集共8冊,分小說卷4冊、散文卷3冊、資料卷1冊,收錄鍾 鐵民於1961-2011年創作,包括《石罅中的小花》、《余忠雄的春天》等11本著作及未集結出版之作品。
3月 - 3月23日,台灣大學台灣文學所、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中央大學英文學系主辦「觀照與低迴:周夢蝶手稿、創作、宗教與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手稿展」,連續兩日於台灣大學舉行,此次會議邀請奚密、翁文嫻、張雙英等學者,共發表18篇論文。
4月 - 4月4日,作家張放辭世(1932-2013),享壽82 歲。張放創作文類以小說為主,另有論述、散文、劇本。著有《奔流》、《放齋書 話》、《台北茶館》等。
4月 - 4月8日,文化部主辦第37屆「金鼎獎」公布得獎名單,最佳文學圖書得獎者為胡晴舫、鄭鴻生、郭強生、羅智成。特別貢獻獎由曾任《中國時報‧開卷》主編李金蓮獲得。
4月 - 4月18日,詩人德有辭世(1953-2013),享壽61歲。德有本名劉金水,高雄橋頭人,1979年參與《鹽》雜誌創刊,著有《土香草》、《短打集》等作品。
4月 - 4月27日,信誼基金會主辦第25屆「信誼幼兒文學獎」舉行頒獎典禮,圖畫書創作組得獎者為張秀毓、翁藝珊、林秀穗、廖健宏。
4月 - 4月31日,為慶祝詩人鄭愁予八十大壽,明道大學蒐集近五十年(1967-2013)論述鄭愁予詩作之論文,出版「傳奇鄭愁予:鄭愁予詩學論集」,論集共分4部:《〈錯誤〉的驚喜》、《無常的覺知》、《愁予的傳奇》、《衣缽的傳遞》。
5月 - 5月4日,中國文藝協會主辦第54屆「中國文藝獎章」舉行頒獎典禮,文學類得獎者為陳若曦,文學創作獎得獎者為鄭煥生、林文義、林明理。
5月 - 5月22日,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為表彰作家鍾肇政長年筆耕,著作等身,亦為客家運動領導者,特授與名譽文學博士學位。
5月 - 5月25日,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慶祝創系10週年,邀請李昂、黃春明等作家演講,並展出「時光.旋律—黑膠唱片展」。
6月 - 6月19日,作家郭良蕙(1926-2013)辭世,享壽88歲。郭良蕙1949年隨夫婿孫吉棟來台,暫居嘉義,常於《野風》、《自由中國》、《幼獅文藝》等雜誌發表文章,1962年出版長篇小說《心鎖》引起相當大的風波,後於香港成立郭良蕙新事業出版社,出版許多旅遊方面的書籍。
7月 - 7月2日,劇作家李國修辭世(1955-2013),享年59歲。李國修創作文類以劇本為主,擅長以戲劇作品表達對生命之觀照,1986年成立屏風表演班,創作不輟,並積極培育劇場人才,為劇場界少見集編、導、演於一身者。印刻文學亦整理李國修歷年劇作,共27本分為三系列,集結成「李國修戲劇作品全集」 出版。
7月 - 7月18日,文訊雜誌社主辦「文訊卅年作家珍藏書畫募款展覽暨拍賣會」,今明二日於華山文創園區預展,文訊雜誌社共募得近六百件藏品,其中有于右任、朱銘、李奇茂、郎靜山、溥心畬、董作賓、豐子愷等書畫作品,拍賣會於20日舉行。
7月 - 7月22日,詩人紀弦辭世(1913-2013),享壽101歲。紀弦生於河北省清苑縣,1953年創辦《現代詩》,並組「現代派」,曾出版《隱者詩抄》、《年方九十》等詩集。文訊雜誌社將於紀州庵文學森林推出「文壇獨自來去的狼:紀弦追思文學展」,展期為9月21日至 10月2日。
7月 - 7月23日,旅居波蘭的台灣作家林蔚昀獲頒「波蘭文化貢獻榮譽獎章」,為第一位獲得此項榮譽的台灣人。林蔚昀長年翻譯波蘭文學作品,如布魯諾‧舒茲(Bruno Schulz)《鱷魚街》等,並於波蘭推介台灣文學作品,如推出根據吳明益小說《複眼人》改編而成的劇作《三個島嶼》。
7月 - 7月30日,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所、哈佛大學東亞語言及文明系主辦第12屆「國際青年學者漢學會議」,今明二日於舉行。本屆主題為「華語語系文學與影像」,邀請43 位學者共發表36篇論文。
7月 - 7月31日,國立台灣文學館即日起至10月6日推出「釘根與散葉:台灣文學系所特展」,展出全台17所台文系簡介、出版品書影等成果,彰顯設立台文系所的時代意義與影響。
8月 - 8月6日,國立台灣文學館即日起至12月22日推出「戰後台灣古典詩特展」,展覽分為五大區塊,介紹民國34-101年,近七十年間古典詩的發展歷程,亦為國內首次對於台灣戰後古典詩的主題展覽。
8月 - 8月26日,屏風表演班基於劇團營運考量與作品藝術性的完整,宣布將於12月29日演出最終場《莎姆雷特》後,即無限期暫停演出。
9月 - 9月1日,由政治大學台文所、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所、成功大學台文系主辦之「2013台灣文學大會師」,即日起接連3天於 北中南三地舉行。這是首次集結全台10個台灣文學系所,並邀請各校台灣文學教授:陳芳明、向陽、邱貴芬、呂興昌、江寶釵等人針對台灣文學不同面向進行演講與座談。
9月 - 9月15日,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遠見‧ 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主辦第2屆「星雲人文世界論壇」,主題為「看見夢想的力量」,邀請諾貝爾學獎得主莫言與星雲大師、高希均進行對談。
9月 - 9月17日,文學家聶華苓獲頒中央大學名譽文學博士學位,表彰其對國際文壇的貢獻,聶華苓於1967年與美國詩人保羅‧安格爾(Paul Engle)共同創立「國際寫作計畫」,迄今已逾40年,先後邀請許多作家至愛荷華大學訪問,進行文學創作與文化交流。
9月 - 9月20日,文學書評月刊《秘密讀者》於線上發行創刊號,投稿皆採匿名方式,以確保評論者不受制於任何壓力,誠實表達文學感受。
9月 - 9月21日,為紀念已故台灣現代派詩人紀弦,紀州庵文學森林即日起至10月2日舉辦「狼之獨步:紀弦文學展」,展出紀弦手稿與《現代詩》季刊等,詩人向明、辛鬱,台文館館長李瑞騰、政大台文所陳芳明教授等文友們皆出席分享與紀弦的往來點滴。
10月 - 10月9日,國立台灣文學館推出「永是有情人— 琦君捐贈展」,共規劃4項主題,展出琦君信札、照片、隨身物品等。
10月 - 10月19日,「台北詩歌節」即日起至11月10日開展,規劃「詩演出」、「詩講座」等六大主題,並為紀念2012年逝世的波蘭詩人辛波絲卡,另 新增「大師專題」單元。
11月 - 11月2日,廖末喜舞蹈劇場推出新作《波濤之石》,以詩人利玉芳紀念作家葉石濤同名詩作為題,結合文學、歌謠與舞蹈,今日與16 日分別於台南、雲林演出。
11月 - 11月3日,台南市鯤瀛詩社為推動傳統,鼓吹詩風,舉辦「102年癸巳鯤瀛全國詩人聯吟大會」,規劃書畫展覽及詩歌吟唱等活動,有來自全國近五百位詩人參與。
11月 - 11月6日,詩人陳黎策劃「2013太平洋詩歌節」即日起至10日於花蓮松園別館舉行,本年度主題為「島嶼詩響起地球村共鳴」,邀請馬悅然、顧彬、奚密、蜂飼耳等學者、詩人共同參與。
11月 - 11月11日,新北市政府文化局舉行新北市文化叢書、「北台灣文學.第16輯」與《人生拼圖—李魁賢回憶錄》等新書聯合發表會,其中「北台灣文學.第16輯」經廖玉蕙、楊澤等6位學者、作家審查後,收錄段彩華《放鳥的日子》、陳去非《鹿窟的春天》、蘇善《人間模樣—蘇善台語詩》等8冊作品。
11月 - 11月15日,吳三連獎基金會主辦第36屆「吳三連獎」舉行頒獎典禮,文學獎得主為小說家巴代及詩人鴻鴻。
11月 - 11月24日,客家文化推動者徐桂盛(1929-2013) 辭世,享壽85 歲。徐桂盛於1980 年代退休後,戮力推廣客家語言文化以及竹板歌,並 與陳雙雄共同創作譜寫現代客家歌謠,著有《粵東傳統竹板歌專輯》與《客家時代曲與 童謠》等。
11月 - 11月24日,2009年成立的台文筆會推出《台文筆會年刊》,創刊號同時以台文、英文版本刊載筆會會員的創作,期待世界各國能更瞭解台灣文化。
11月 - 11月26日,國家文藝基金會主辦第17屆「國家文藝獎」舉行頒獎典禮,作家宋澤萊筆耕數十載,創作風格多變,具有強烈社會與人文關懷;劇作家紀蔚然界劇本刻畫台灣當代社會,對台灣現代劇場的文本創作上深具開創性與影響力。
12月 - 12月3日,國立台灣文學館推出「歷史與文學特展」,自1972年朱一貴事件起始至2009年八八風災,精挑26件歷史事件與文學文本相互觀照,展期為即日起至2014年4月21日止。
12月 - 12月7日,國立台灣文學館主辦「台灣文學獎」舉行頒獎典禮,圖書類長篇小說金典獎得主為李喬,新詩金典獎得主為陳黎,創作類原住 民短篇小說金典獎得主為奧威尼‧卡露斯。
12月 - 12月14日,國語日報社主辦第12屆「兒童文學牧笛獎」舉行頒獎典禮,得獎者為黃文軍、王彥艷等人。本屆並首度舉辦作品研討會,邀請評審與入圍決選者進行交流溝通。
12月 - 12月17日,國立台灣文學館主辦,財團法人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承辦「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舉行新書發表會,本階段共發 表23位作家,至今已出版50冊,每冊內容包括照片、手稿、小傳、研究綜述、評論文章等,呈現豐沛的台灣文學研究成果。
12月 - 12月24日,金石堂舉行「年度風雲人物暨十大影響力好書」頒獎典禮,簡媜以《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書寫老年題材榮獲年度作家風雲人物,尖端出版執行長黃鎮隆則獲年度出版風雲人物;年度十大影響力好書為張大 春《大唐李白》、小野《世界雖然殘酷,我 們還是……》等。
12月 - 12月27日,中華文化總會主辦第7屆「總統文化獎」舉行頒獎典禮,文藝類得主為作家黃春明,黃春明持續創作不輟,亦致力於在地社區營造、戲劇編導及文學推廣。
12月 - 12月27日,第25屆「開卷好書獎」名單公布,中文創作類十大好書為張大春《大唐李白》、王定國《那麼熱,那麼冷》、顏忠賢《寶島大 旅社》、陳列《躊躇之歌》等。
12月 - 12月29日,文學評論家夏志清辭世( 1921-2013),享壽93歲。夏志清長期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中國文學,其出版《中國現代小說史》為西方第一部全面論述中國現代文學之作,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