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民國103年大事紀
1月 - 1月2日,創刊於1984年的《聯合文學》今舉辦30週年暨改版茶會,新版封面人物白先勇亦應邀出席。改版後首期雜誌以白先勇及其作品《孽子》為專題,每期並推出一本「名家別冊」,摘錄小說讓讀者試讀,首期為蔡素芬〈星星都在說話〉。
1月 - 1月4日,龍瑛宗文學藝術教育基金會舉辦成立大會,首屆董事長為龍瑛宗次子劉知甫,執行長為劉抒苑。該基金會成立宗旨為弘揚龍瑛宗文學精神、推廣藝術創作教育、普及提升客家人文素養。賴和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陳萬益、成功大學教授林瑞明等人出席。
1月 - 1月11日,武俠小說家、編劇朱羽(1933-2014)辭世,享壽81歲。朱羽本名朱譜森,創作文類以小說、劇本為主,題材廣泛,相當多元。
1月 - 1月17日,國立台灣文學館今舉行新舊任館長交接典禮,卸任館長李瑞騰4年借調期滿將歸建中央大學,新任館長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 樂發展司專門委員翁誌聰接任。
1月 - 1月19日,小說家張興魁(1932-2014)辭世,享壽82歲。張興魁創作文類以小說、劇本為主,著有《歲月悠悠》、《晶晶》等作品。
1月 - 1 月28日,台灣大學台文所教授黃美娥主編、國立台灣文學館出版之《魏清德全集》舉行新書發表會。全集共計5卷8冊,分別為詩卷2 冊,文卷2冊,小說卷2冊,文獻卷1冊,目錄卷1冊,編輯歷時4年。
2月 - 2月10日,資深作家郭嗣汾(1919-2014)辭世, 享壽95歲。郭嗣汾創作文類涵括小說、散文、戲劇等,著有《失去的花朵》、《浪花吟》等作品。
2月 - 2月20日,創刊於1954年的《皇冠》今舉辦60週年慶祝活動記者會,並出版《圓滿》特刊, 收錄老中青三代共百位作家作品慶生。
2月 - 2月26日,明道大學中文系主辦之「生命意象霍 霍湧動―84歲的張默‧60歲的創世紀」系列活動,活動內容有「張默水墨詩畫展」、「張默詩作朗誦會」及「創世紀與台灣現代詩壇」座談會,即日起至3月2日止於紀州庵文學森林舉行。
3月 - 3月3日,作家姚宜瑛(1927-2014)辭世,享壽87 歲。1972年姚宜瑛獨立經營大地出版社,與爾雅、洪範等並稱出版界「五小」,為台灣文學重要推手之一。
3月 - 3月10日,二魚文化主辦之「《 2013 台灣詩 選》、《2013飲食文選》新書發表會暨年度詩獎贈獎典禮」,假101國際會議中心舉行。詩選及文選主編分別為向陽及焦桐,年度詩獎得主為席慕蓉。
3月 - 3月26日,創刊於1954年的《幼獅文藝》今舉辦60週年紀念茶會,並宣布與文化合作推動「青年作家類型文學發表平台」,向35歲以下的青年作家徵稿。
3月 - 3月27日,台灣師範大學主辦之「全球華文寫作中心揭牌儀式暨文學創作座談會」,全球華文中心以推動全球華文寫作的創作動能和研究質量為宗旨。
4月 - 4月15日,國立台灣文學館推出「小說的冶金 者:朱西甯捐贈展」,即日起至8月31日,展出小說家朱西甯的著作、手稿、照片、器物 等百餘件文物,包含50萬字的遺作《華太平 家族》手稿。
4月 - 4月28日,台文詩人張春凰(1953-2014)辭世,享壽61歲。張春凰投身於推廣台語文教育, 亦致力將外國文學譯為台文,著有《台語文學概論》、《台語世界童話360》等作品。
4月 - 4月29日,文化部推出「閱讀時光」計畫,邀 請王小棣、王明台、鄭文堂等導演,將10篇文學作品改編成戲劇影片,改編作品包括楊逵〈送報伕〉、季季〈行走的樹〉、廖玉蕙〈後來〉等10部。
5月 - 5月1日,詩人周夢蝶(1920-2014)辭世,享壽94歲。周夢蝶本名周起述,創作文類以詩為主,著有《孤獨國》、《還魂草》等作品。
5月 - 5月4日,作家李渝(1944-2014)辭世,享壽70歲。創作文類以小說、藝術評論為主,著有《九重葛與美少年》、《任伯年—清末的市民畫家》等作品。台灣大學文學院將於6月4日假該校舉行「鄉在文字中—李渝教授追思會」。
5月 - 5月4日,中國文藝協會主辦之「中國文藝獎章」,今舉行頒獎典禮。年度榮譽文藝獎章得主為廖玉蕙等4位,文藝獎章得主共20位,包括文學創作獎散文類王盛弘、新詩類鯨向海等人。
5月 - 5月11日,作家朱嘯秋(1923-2014)辭世,享壽91歲。朱嘯秋曾任《文壇》月刊發行人兼社長,著有《老朱隨筆》、《繁花集》等作品。
6月 - 6月23日,國家文藝基金會主辦之第18屆「國家文藝獎」,今公布得獎名單,作家王鼎鈞持續創作六十餘年,其散文議題豐富,具文化反思與社會關懷,獲得此殊榮。頒獎典禮預計於9月24日舉行。
7月 - 7月31日,文化部指導、國立台灣文學館營運管理之「齊東詩舍」今正式開館,詩人鄭愁予、林梵等人與會出席。8月份將啟動「詩的復興」計畫,舉辦「齊東沙龍」、「詩的旅行」等活動,另有「詩的蓓蕾獎」、「台灣詩人流 浪創作計劃」等。
8月 - 8月12日,文學評論家金戴熹(1934-2014)辭世,享壽80歲。金戴熹本名金恒杰,1962年赴法,曾創辦《歐洲雜誌》季刊,創作文類以論述和散文為主,著有《巴黎的蠱惑》、《由英雄的人到人的泯滅—法國當代文學論集》等作品。
8月 - 8月13日,文化部主辦之第38屆「金鼎獎」今舉行頒獎典禮,年度圖書獎、年度雜誌獎分別由《拒絕被遺忘的聲音:RCA工殤口述史》、《親子天下》獲得,特別貢獻獎得主為郝明義,肯定其以出版為志業,努力將台灣打造為華文世界的出版中心。
8月 - 8月30日,中華外籍配偶暨勞工之聲協會主辦之 第1屆「移民工文學獎」,今舉行頒獎典禮。首屆收到來自印尼、菲律賓、越南及泰國等 共兩百多篇作品,首獎得主為筆名芒草香的越南籍作者,以〈他鄉之夢〉獲獎。
9月 - 9月14日,聯合報、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主辦之第1屆「聯合報文學大獎」,今舉行頒獎典禮,第1屆得主為陳列,獲得獎金101萬元, 會後並舉行高峰對談,與談人包括陳芳明、陳義芝、廖玉蕙。舉辦了35屆的「聯合報文學獎」轉型為「聯合報文學大獎」。
9月 - 9月23日,國立台灣文學館推出「看見五彩的春光—王昶雄捐贈展」,即日起至2015年1月 11日止,展覽共分「文學人生」、「故鄉情 懷」、「少年大仔」、「看見五彩的春光」四大主題,引領民眾走入其多彩的文學人 生。
9月 - 9月25日,詩人張良典(1915-2014)辭世,享壽99歲。張良典於1933年與楊熾昌等人創設風車詩社,創作文類以詩為主,作品曾發表於《風車》、《台灣新民報》等刊物。
9月 - 9月29日,作家趙雲(1933-2014)辭世,享壽81 歲。趙雲創作文類多元,包括兒童文學、散文等,著有《天馬傳說》、《一體兩面》等作品。
10月 - 10月3日,台灣史學者張炎憲(1947-2014)辭世,享壽67歲。張炎憲主要研究領域為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等相關台灣歷史,並曾任國史館館長,著有《台灣獨立運動的先聲:台灣共和國》、編有「青春‧逐夢‧台灣國」系列作品等。
10月 - 10月4日,作家龔聲濤(1922-2014)辭世,享壽92歲。龔聲濤的創作文類以小說為主,曾任《商工日報》董事長,著有《日月潭之戀》等作品。
10月 - 10月6日,人類學家陳奇祿(1923-2014)辭世,享壽91歲。陳奇祿於1948年起兼任《公論報‧台灣風土》主編,《台灣風物》創刊後,仍參與編輯,著有《從帝大到台大》、《陳奇祿書畫集》等作品。
10月 - 10月18日,創刊於1954年的《創世紀》詩雜誌今舉行60週年慶大會,創社元老張默、洛夫、瘂弦皆與會出席,並頒發創世紀60年榮譽詩獎、貢獻詩獎及詩創作獎。
11月 - 11月12日,文化部首度主辦之「台灣國際詩歌節」,今舉行記者會,包括莫那能、張默等近三十位詩人與會。活動規劃「台灣詩歌傳 唱」、「詩集合」等,12月12-15日並邀請日本、紐西蘭等國詩人來台交流。
11月 - 11月21日,2014太平洋詩歌節以「詩的邀遊」為主題,即日起至23日於花蓮松園園區舉行,邀請安納斯塔西斯.維斯托尼提斯、顧彬、席慕蓉、初安民等國內外詩人與會,並舉辦「在我們的土地挖掘詩」、「降生詩的新星座」等活動。
11月 - 11月25日,文史學者洪敏麟(1929-2014)辭世,享壽85歲。洪敏麟曾任二二八紀念館館長,並長期擔任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撰、顧問等,著有《台灣語彙溯源》等作品。
12月 - 12月5日,明日工作室主辦之第10屆「溫世仁武俠小說獎」今舉行頒獎典禮,長篇武俠小說獎從缺,貳獎得主為廖文綺,參獎為沈信呈等人。主辦單位並宣布本屆為最後一屆,不再徵件。
12月 - 12月6日,國立台灣文學館主辦之「台灣文學獎」,今舉行頒獎典禮,圖書類長編小說金典獎得主為顏忠賢《寶島大旅社》,散文金典獎為陳列《躊躇之歌》,前者書寫家族百年歷史,後者描繪時代悲劇的生命故事,皆獲評審青睞。
12月 - 12月13日,國立台灣文學館舉行「台灣民間文學有聲書出版計畫」作品發表會,計出版「台灣念歌」、「台灣民歌」、「台灣傳統戲 劇」三類共5冊套書,並邀請唸歌藝師表演錄音,保存珍貴的傳統藝術。
12月 - 12月18日,國立台灣文學館推出「從甲午戰爭到乙未割台文學特展」,即日起至2015年5月31日止。今年為甲午戰爭120週年,該展分別展出乙未割台之後,清國、台灣、日本三方對於此事件書寫的不同面向,共一百二十餘件文物。
12月 - 12月19日,王憲陽(1941-2014)辭世,享壽73歲。王憲陽曾任《海洋詩刊》、《藍星詩 刊》編輯,創作文類以詩為主,著有《走索者》、《千禧詩集》等作品。
12月 - 12月21日,賴和文教基金會適逢賴和120歲冥誕並慶祝基金會成立20週年,舉行「賴和和他的朋友們」音樂會。
12月 - 12月26日,中國時報主辦之第26屆「開卷好書獎」名單公布,年度好書‧中文創作為駱以軍《女兒》、黃崇凱《黃色小說》、顧玉玲《回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