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筆記本
加入此網頁到Facebook書簽
加入此網頁到Twitter書簽
加入此網頁到Plurk書簽
轉寄 列印
小 中 大
:::

巫永福

  • 個人資料按鍵
  • 作品資料按鍵
  • 相關評論按鍵
  • 延伸資源按鍵
本名 巫永福
筆名 田子浩、EF生
性別
字號 田子浩、EF生
別號 中州
籍貫 臺灣南投
出生地
出生日期 1913-3-11
來臺時間 -
生或卒
辭世時間 2008-9-10
QRCode
學經歷 日本明治大學文藝科畢業。1932年在東京與蘇維熊、王白淵、張文環等組織臺灣藝術研究會,並創辦文藝雜誌《福爾摩沙》。返臺後,擔任臺灣新聞社記者,隨後加入張深切所領導的「臺灣文藝聯盟」。四○年代初期先後參加「臺灣文學社」、《民俗臺灣》。光復後,曾任臺中市政府祕書、中國化學製藥公司副總經理、新光產物保險公司董事兼副總經理。歷任《笠》詩刊及《臺灣文藝》發行人,《臺北歌壇》主幹、臺北俳句會會員,並於1979年創設「巫永福文學評論獎」。
文學風格 巫永福創作文類包括論述、詩、小說、俳句、短歌等。在詩的表現上,巫永福側重於內容的精神基調,要求詩必須要有時代性,早期詩作中常表現出極為強烈的祖國意識及民族熱誠,近期則充滿對不公不義現象的批判。至於小說,主要是早期作品,深刻闡述人性的弱點,勇於揭露社會底層的黑暗,表現反抗日本殖民壓迫的控訴精神,其〈首與體〉、〈山茶花〉描述知識分子認同的矛盾,被譽為頹廢文學的起源。葉石濤認為巫永福的小說:「風格近似自然主義,銳利解剖人生醜惡的層面。」。出版有詩集《愛――永州詩集》、《時光》、《霧社緋櫻》、《木像》、《稻草人的口哨》、《不老的大樹》、《無齒的老虎》、《爬在大地的人》、《地平線的失落》、《春秋――台語俳句集》、《巫永福現代詩自選集》,散文集《風雨中的長青樹》,小說集《翁鬧、巫永福、王昶雄合集》、《巫永福小說集》,傳記作品《我的風霜歲月――巫永福回憶錄》,以及包含詩、中日文小說、評論、俳句、短歌、台語短句的「巫永福全集」24卷。
文學成就 曾獲亞洲詩人貢獻獎、台灣文學牛津獎、台北市文化獎章、南投縣文學貢獻獎。
回頁頂按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