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筆記本
加入此網頁到Facebook書簽
加入此網頁到Twitter書簽
加入此網頁到Plurk書簽
轉寄 列印
小 中 大
:::

楊逵

  • 個人資料按鍵
  • 作品資料按鍵
  • 相關評論按鍵
  • 延伸資源按鍵
本名 楊逵
筆名 楊建文、賴健兒、林泗文、伊東亮
性別
字號 楊建文、賴健兒、林泗文、伊東亮
別號
籍貫 臺灣臺南
出生地
出生日期 1905-10-18
來臺時間 -
生或卒
辭世時間 1985-3-12
QRCode
學經歷 日治時期臺南二中(現臺南一中)肄業,1924年赴日,次年考入日本大學文學藝能科夜間部就讀,1927年返臺,旋即參加臺灣農民組合、臺灣文化協會、臺灣文藝總聯盟。1935年創辦《臺灣新文學》雜誌,曾先後被日警逮捕下獄十次,後經營「首陽農場」,取伯夷、叔齊餓死首陽之意,以示不向殖民者妥協的立場。二次戰後,創辦《一陽周報》,歷任《和平日報》「新文學」版、《文化交流》有關臺灣文化部分、《力行報》「新文藝」欄編輯。1948年發行《臺灣文學叢刊》三冊,1949年因簽署提出「和平宣言」,入獄服刑12年(1951~1961在綠島10年),刑期屆滿歸農,經營「東海花園」達15年,以迄辭世。
文學風格 楊逵早期以日文寫作,主要為評論、散文、小說等,於綠島服刑期間,亦有不少劇本創作,皆以中文寫作。以〈送報伕〉入選東京「文學評論」第二獎成名於文壇,葉石濤認為此篇小說在當時「無論從其文字技巧和內容而言都達到日本文壇的水準,同時也是所有反帝反封建為主題的臺灣小說的集大成。」1957年綠島時期作品〈壓不扁的玫瑰花〉(改題為〈春光關不住〉),1976年被收錄於國中國文課本,為日治時期臺灣作家作品首次被選編入教科書。楊逵自稱自己是「人道的社會主義者」,主張文學必須站在人民的立場,其作品富有濃厚的階級意識及抵抗精神,揭發日本殖民統治所帶來種種壓迫造成臺灣人民的苦難,以樸實的風格、完整的結構、真切的筆觸,展現出反殖民、反壓迫的民族精神。
文學成就 曾獲吳三連文藝獎、臺美基金會人才成就獎、臺灣新文學特別推崇獎。
回頁頂按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