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筆記本
加入此網頁到Facebook書簽
加入此網頁到Twitter書簽
加入此網頁到Plurk書簽
轉寄 列印
小 中 大
:::

劉枋

  • 個人資料按鍵
  • 作品資料按鍵
  • 相關評論按鍵
  • 延伸資源按鍵
本名 劉枋
筆名 狄荻、柳燕、劉冀鵬
性別
字號 狄荻、柳燕、劉冀鵬
別號
籍貫 山東濟寧
出生地 綏遠新城
出生日期 1919-3-16
來臺時間 1949-5
生或卒
辭世時間 2007-7-25
QRCode
學經歷 北平中國大學化學系畢業。曾任《西北日報》、南京《益世晚報》、《京滬週刊》、《公論報》編輯,來臺後即任《全民日報》副刊編輯,時稿源匱乏,常以不同筆名撰稿補空,1952年與穆中南、王藍等人創辦《文壇》月刊,並擔任主編。1974至1984年間曾於金甌高商擔任國文教師,後在佛光山修行八年,1993年返臺北,退隱閒居。曾為臺灣省婦女寫作協會文教組長、國軍新文藝運動輔導委員會委員、中央電影公司編審委員、中國婦女寫作協會常務理事兼總幹事。
文學風格 劉枋的創作以小說和散文為主,另外也寫劇本、報導文學、傳記。林海音曾以「五項全能」形容劉枋的跨文類寫作功力。小說內容取材於生活,表現小人物的生命樣相,充滿關懷與同情,王鼎鈞評其「小說人物鮮活,感情真摯、風格樸素,語言響亮坦率……以劉枋女士而論,她口直心快,勇於擔當,表現在作品裡,就是簡潔洗鍊,一針見血」,鍾梅音也說她是「直接用外在的動作和語言去塑造人物」。散文作品亦刻畫細緻,筆勢奔放,內容涵蓋飲食藝術、家庭生活等;其作品中最為人所樂道的要屬《吃的藝術》,是書可說是當代華文創作中描寫烹調與飲食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另,由於晚年學佛,慈悲心亦流露於晚期作品當中。另曾出版散文集《千佛山之戀》、《假如我成了家》、《我及其他》、《假如我遇見她》、《故都故事》、《吃的藝術續集》、《這位和尚這座山》,小說集《逝水》、《兇手》、《坦途》、《小蝴蝶與半袋麵》、《誰斟苦酒》、《慧照大院的春天》、《神妻:劉枋選集》、《劉枋文選:前生今世因果在》,劇本《陋巷天使》、《六祖慧能大師傳》,報導文學《非花之花》、《路:東西橫貫公路開拓簡史》,傳記《大鼓生涯的回憶》、《顧正秋的舞台回顧》,合集《劉枋自選集》。
文學成就
回頁頂按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