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筆記本
加入此網頁到Facebook書簽
加入此網頁到Twitter書簽
加入此網頁到Plurk書簽
轉寄 列印
小 中 大
:::

呂赫若

  • 個人資料按鍵
  • 作品資料按鍵
  • 相關評論按鍵
  • 延伸資源按鍵
本名 呂赫若
筆名
性別
字號
別號
籍貫 臺灣臺中
出生地
出生日期 1914-8-25
來臺時間 -
生或卒
辭世時間 1951--
QRCode
學經歷 臺中師範學校畢業,1939年赴日本東京武藏野音樂學校聲樂科畢業。曾任公學校教職,1935年短篇小說處女作〈牛車〉載於日本《文學評論》二卷一號;〈財子壽〉曾獲第二回「臺灣文學賞」。戰後,呂赫若參加三民主義青年團,擔任該團中央直屬區團臺中分團籌備處股長。
文學風格 呂赫若的創作生涯可分為戰前、戰後兩階段,前期係指1935年發表〈牛車〉至1939年前往日本,係以知識分子的立場社會,以自身遭遇的經驗及冷靜敏銳的觀察,揭露農民生活的疾苦及農村經濟破產的社會背景原因。1942年,自日本歸來後,其創作手法、文學風貌都有更成熟的展現,主要關懷仍是封建家族下的道德危機和人性糾葛,以及決戰末期臺灣民眾在太平洋戰爭陰影下的徬徨及苦悶。光復初期,轉換語言改創作中文小說,內容主要以臺灣日據末期戰爭階段為背景,反諷殖民者要求臺灣人改姓名、對國語家庭的不合理待遇,流露出強烈批判皇民化運動與日本侵略戰爭的意識;另外〈冬夜〉則是描繪出戰後初期臺灣政治腐敗導致社會經濟凋敝、民眾生活不易的情況,顯示出其對於當時國府的抗議與失望。
文學成就
回頁頂按鍵